◆ 比賽海報

科學,可能大家離開求學階段後就不會再接觸,但它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例如DNA的發現促使人類能夠研究物種的進化過程,塑膠的發明令物品變得更便宜及耐用,光纖的誕生亦為互聯網發展奠定基礎。不少科學家多年來屢敗屢試,前仆後繼地鑽研單一研究範疇,為的就是令物品有所改進,為世界帶來改變。另一方面,近年隨着智能裝置進一步普及,世界對媒體更加重視,希望能夠結合新穎的視覺體驗,打破傳統書本的框架,以新潮的方式向社會傳達科學資訊。

以去年的「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香港區選拔賽參賽作品為例,小學組的參賽者主要介紹他們的小發明,而中學組主要講述科學知識。至於下述的得獎作品,不但小發明或科學知識內容豐富,而且表達能力強,能夠把握製作短片的技巧,包括合適的表達手法,生動活潑的講解以及優秀的剪接技巧等。

科學除可以推動社會進步外,科學教育亦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及解難能力。科學同時亦牽涉數學,例如化學品的容量等,設計實驗時一定會有多重步驟,要想清楚實驗步驟的先後次序,不同步驟環環相扣而不能調換先後次序,否則實驗隨時失敗。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積極思考並不斷想方法解決,應用學習的知識,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面對之後發生的逆境。

本會現正舉辦「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香港區選拔賽,參賽項目為科學探究紀錄片、科學微電影及科普動畫,主題包括低碳環保、安全健康、防災減災及發明創造等,截止日期為7月25日。希望同學可以踏上影像的潮流,在熒幕前以有趣的方式展示你的科學知識,上演一場耐人尋味的片段!

以下是去年的得獎作品簡介,供大家參考:

·小學組金獎(科學探究紀錄片)

得獎者及學校:葉柏言(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作品:牛屁小特工

把牛糞轉化為能源,分為收集器及發電機組成。牛背上的收集器內置甲烷感應器,感應到牛糞甲烷時,就會啟動抽牛糞功能,並把牛糞存至儲存罐內。牛糞發電機把儲存罐從牛背放到發電機上,發電機內的Touch Sensor感應到儲存罐位置正確,便會發出聲音指示按掣,自動把儲存罐送至發電機上來發電。

·初中組金獎(科學探究紀錄片)

得獎者及學校:韋詩瑤(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作品:毒毛蟲來襲:數碼港爆發榕透翅毒蛾的調查研究

有一種毒毛蟲悄悄地在擴散,廣東省多地先後有毒毛蟲傷及行人的報道,學生打算揭開毒毛蟲之謎。在數碼港海濱公園研究這種毒毛蟲時也不幸被蟲咬,渾身蟲爛,研究能否繼續下去?

·高中組銀獎(科學微電影)

得獎者及學校:徐加惠、黎詠欣(德蘭中學)

作品:黑白配

顏色十分奇妙,它是光線從不同物件反射時,視覺神經產生的感覺。顏色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卻包含很多科學元素。受到書本的啟發,發現物件對不同波長光線的吸收與反射會影響我們看到的顏色。而顏色與物件表面的溫度亦有關係,所以打算透過這個簡單的實驗,帶出顏色的秘密。

比賽詳情可參閱本會網站www.hknetea.org或致電2869 6603。

◆ 洪文正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

簡介:本會培育科普人才, 提高各界對科技創意應用的認識,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性及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創意活動 ,詳情可瀏覽www.hknetea.org。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