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學修
6月19日中央政府依法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26名主要官員。這標誌着第六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正式組成,同時也象徵着香港迎來了新希望。

古往今來,「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甚至小到一個公司企業,首先要利用好人才,只有把專業人士安排到合理的位置,利用好各自所長,發揮好自身專業領域優勢,才能推動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使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各方面穩固推進發展。「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只有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工作崗位,才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此次任命26位主要官員,包括21名政治問責司局長及5位非政治問責官員,他們分別在其領域有着非常豐富專業知識、經驗和地位,或有相關聯繫網絡,有認受性和執行能力,具有「五湖四海」「五光十色」的聚合性以及高素質、專業化的鮮明特徵。新一屆的政府管制團隊的任命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更符合香港未來發展的需求。
李家超先生在參選時多次強調其參選政綱的三大方向,一是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的問題,二是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三是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將所有理念化之為策於行,僅僅通過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一個好的治理團隊才能推動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成功在於合作,合作才能共贏,把握好各部門的基礎工作推進的同時,還要把握政府內部之間的資源整合及人員合作,創造一個和諧良好的政治氛圍,引領香港的經濟復蘇於蓬勃發展。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性歷史時刻,新一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肩負重大歷史使命與責任,此前各部門各自為政的歷史將不復存在,新的治理團隊同心同力的,目標一致,統籌協調各部門的合作才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改善民生、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
面對新局勢,要有新點子。「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潮流,創新是推動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最重要的方面,也是維護香港特區長治久安的關鍵一環。新一屆政府的主要官員在面對香港現今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上應下足功夫,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針政策,務實的破解香港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針對大灣區及香港與國內國際發展潮流與方向,利用創新思維與辯證思維,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積極與國內外交流探討,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新一屆政府管治團隊肩負着最大的歷史使命是維護「一國兩制」方針的行穩致遠。確保「一國兩制」實踐方針不變,落實「愛國者治港」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性所在。香港回歸2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香港繁榮的根本保障,是香港的最大優勢。新一屆政府管治團隊只有牢牢把握好「一國兩制」方針,全面履行憲制責任,弘揚「愛國愛港」為核心的主流價值觀,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中央全面管轄權,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動香港社會的不斷發展,維持香港長期向好的穩定繁榮。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