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原本在廣場上演,廣場空曠、遼闊,觀眾擁擠、喧鬧,演出要用大鑼大鼓才有氣氛,演員演唱聲音要高亢,身段動作幅度要大,才能使觀眾聽得到、看得清。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戲院演出以後,鑼鼓的音量要收小,特別後來有了音響設備,加上自從戲棚官話改用粵語後,放棄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用本嗓來唱,演員演唱的調門可以大大降低。粵劇原來定調是「四指合」(F調),後來普遍降低為「一指合」(C調),有些演員還降到「密指合」(降B調)。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粵劇的「中樂部」除原來已有的二弦、竹賣提琴、月琴、三弦、簫、笛之外,還增加了喉管、椰胡、秦琴、秦胡、揚琴、桃琴、琵琶、低音琵琶、箏、高胡等樂器,可看出當時樂隊已俱備高、中、低音聲部,以配合唱腔改變的需要。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省港班昌盛前後,粵劇「棚面」(樂隊)開始分為「中樂部」和「西樂部」。「中樂部」包括中國的拉、吹、彈、撥、敲擊等樂器;「西樂部」的樂器有梵鈴(小提琴)、木琴、文德連、結他、色士風、班祖。巨型班還會增加樂隊的人手,「西樂部」增添吐林必(小號)一人、干得(單簧管)一人,在某段日子更增加爵士鼓或鋼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劇樂隊伴奏形式恢復原來以民族樂器為主的格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演出《春香傳》、《劉胡蘭》開始,在原有隨、齊、補、引的傳統伴奏技法基礎上,嘗試為粵劇寫作多聲部和聲配器的伴奏,又進行唱腔音樂藝術改革,增設唱腔音樂設計的工作崗位,為演員設計唱腔。

上世紀六十年代,廣東粵劇界嘗試過打造管弦樂伴奏的粵劇「樣板戲」;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第四屆廣東藝術節開幕式上,廣州交響樂團首次嘗試用交響樂伴奏粵曲表演;1998年的一場「跨世紀之星交響音樂會」,也嘗試用交響樂伴奏粵曲演出;內地傳媒認為真正開始嘗試「粵劇交響化」,應該是2003年紅線女等粵劇藝術家們與廣州交響樂團合作的「紅棉競放喚新聲」粵劇交響音樂會。

對於戲曲交響化,有論者認為會帶來樂隊體制的「肥胖症」,增加了戲曲演出成本,改變了戲曲藝術的本體特徵,影響了戲曲的有效傳播;而盲目地使用和聲、複調等國際通用的西方作曲方法,也帶來戲曲音樂的異化。

至於香港澳門地區,這時期的粵劇大體仍維持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格局。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