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管理學大師米高·波特(Michael Porter),於其名著《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一書中指出,企業要享有競爭優勢,可以有3種選擇。其一是成本遠較對手為輕的「低成本策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其二是與對手比較而有所不同的「差異性策略」(Differentiation),其三則為專注而成專家的「專精策略」(Focus)。
成本控制是不少企業採用的策略,大量生產,企業就可享有「規模經濟」令成本降低,再採取「薄利多銷」的競爭策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靠的就是成本相宜。但近年由於人力和土地成本大為上升,令不少低技術工種的生產線,被轉移往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例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甚至非洲,中國亦不再採用低成本作競爭策略。
如果選用「差異性策略」,就是不再與對手作低成本競爭,而是採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策略,造成和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例如以往供港的大閘蟹,主要採用人工養殖。因應市場需要,在中秋節過後就要以「爆膏」又夠重量的姿態應市;但其實自然生長有時有序,中秋時蟹根本尚未成熟,部分蟹農於是加入激素催谷。有見市面充斥此等劣蟹,來自安徽省馬鞍山的「牧牛湖」,就以湖水達三分之二個觀塘的大面積、注重水質、天然放養大閘蟹為賣點,在2006年起正式進軍香港市場,及後更每年招待香港傳媒前往生產基地參觀。其所採用的市場策略,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以湖面廣闊水質天然的放養環境,與不健康的圍網群養大閘蟹產生差異化;再以蟹肉蟹黃的天然真味,食後手不留腥的優點,與經催谷而生的濃烈蟹腥作對比,並向消費者進行大閘蟹不時不食的教育,遂獲一眾專欄作者與食家垂青,並且有不少高級食府採用奉客。
網上流傳一段說話:「簡單的事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贏家」,正好作為「專精策略」的註腳。雖然不少企業都標榜業務多元化,但市場卻仍不乏專注本業的百年老店,就是好例子。
香港經濟受疫情重創,新一屆政府要為香港再尋出路的話,就應先審視自身優勢所在,再決定競爭策略。香港位處東南亞核心,經逾百載經營,已成世界級的金融、航運及服務中心,加上背靠祖國,腹地市場龐大,發展條件可謂得天獨厚。新一屆政府宜發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精神,自能覓得出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