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香港特區政府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在去年用兩個半月的時間,獨自一人跨越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四省區,行程逾兩萬公里,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成了30多篇遊記,匯集成《21世紀西行漫記》一書,該書近日由大公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該書為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和國際社會,展現了真實的中國西部邊疆和居民生活。
認識煒光兄已經有些年頭。近年來,他常駐內地。去年初聽說他要隻身一人自駕周遊祖國大西部,心頭不禁為之一驚!不要說香港同胞,即便內地人士,要到祖國內陸西部最深遠的地方,也一定要三五好友結隊而行,而且一定會找當地司機和導遊全包,很少自由行,這樣省心省事,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況且他此行長達兩個半月,跨越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四省區,行程兩萬多公里,要去的大部分地方一般人很難涉足,用人跡罕至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到大西部走走看看,特別是自駕遊,確實是很多中國人的夢想,誰不希望到那遙遠的地方,忘情投入原生自然懷抱,飽覽如畫江山,闡發思古幽情?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真正成行實屬不易。
作者成行了,做到了!
他的這種探索精神是當代青年十分缺乏的。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青年必須發揚這種敢為人先、勇於開拓的「拓荒精神」「邊疆精神」(frontier spirit),不僅在地理上、物理上要勇敢走入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且在科學探索上、在社會治理上、在商業開拓上等各方面要充分放飛思想,衝破藩籬,大膽實踐,追求真相真理,獲得第一手真知。這樣才不會人云亦云,被人洗腦;這樣才可能開闢新天地,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世界很精彩,地球這麼大,中國這麼大,應該去看看。這是我推介本書的重要原因。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從字裏行間,讀者可以感知到作者作為一位港人那熾熱的愛國情懷。愛國如同愛人,是否真愛可以被感知。真愛,首先給人自家人的感覺,不把故鄉當他鄉。看到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看到西部質樸的同胞,看到那裏的原生態,不是觀光客、旅遊者心態,而是發自自家人內心的高興。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包括把港人當「外人」深夜換酒店,到了景區門口不讓進,不是指責批評甚至挑刺辱罵,而是以主人家的心態去對待,幫助自家人改進完善。這樣駕車親身體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意涵境界,比上多少次國情國史課更為有效。就像歌詞裏邊所說的:愛着你的愛,痛着你的痛,辛苦着你的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這就是回歸祖國的含義。
過去在香港工作的時候,我曾經說,一些媒體經常挑內地不好的事情報道。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有缺點、有問題都很正常,何況中國如此一個大國?關鍵是,除了看到她的缺點和問題外,還要看到她的優點和進步。談問題,不能雞蛋裏邊挑骨頭,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對比古今,當今中國處於史上最好的時候;縱觀世界,於亂世我們生逢盛世,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好的國家。我去過很多國家,實在想不出哪個國家比中國更好,尤其對普通公民、弱勢群體。我們要問自己,對於今日中國之成就,有多少是我們貢獻的?祖國就像父母,對子女從無所求,只有默默付出。祖國確實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熱烈地去追去愛,並全身心投入祖國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
以自己的眼睛 看真實的中國
古往今來,治國先治邊,治國必治邊,邊不治則國危。新中國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對西部廣闊邊疆進行了有效治理,可謂江山無虞,國泰民安。特別是近年來邊疆各族人民不僅實現了當家作主,而且先後擺脫貧困,逐步過上幸福生活,成就卓著,青史可鑒。相比北非、中東、東歐一些國家,數百萬、上千萬國民因民族、種族、民主、安全等問題引發戰亂而不得不出國當難民,遍布世界各地,我們更應倍加珍惜今天安定美好的生活。但是,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罔顧事實,製造謊言,說什麼中國實施「種族滅絕」。問問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這是謊言。作者希望以自己微薄之力為祖國澄清。國際社會殘酷的現實是,無論過去現在,一些小國弱國根本沒有發言澄清的機會,那些大國僅僅根據自己編造的謊言立馬就對這些國家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所幸今日中國不再是弱國,他們不敢對中國動粗動手。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盡享「一國」之利,擁有「兩制」之便。作為港人更應該明辨是非,與真相和真理同行,永遠與祖國站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我一直鼓勵港澳的年輕人一定要到內地多看看,眼見為實,不要被西方政客和偏頗媒體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作者顯然不是先行者,因為之前已有很多港人到過大西部,飽覽過祖國的壯美山河,看到了真實的內陸深處。但他是「壯行者」,他此行確實可謂「壯舉」!希望更多後來者跟上,勇敢走向大灣區,走向大西北,走向大中華,走向全世界,走向更多未知領域!◆文:王振民
本文是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為《21世紀西行漫記》所作序言。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添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