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界見慣大風浪的任志剛,有着多個稱號,除代表其貢獻及地位的「金融沙皇」外,還有親民的暱稱「任總」,另外還有一個是「白頭任」。他的一頭招牌銀髮,相傳緣起1998年「財金三劍俠」聯手擊退金融巨鱷索羅斯,成功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後一夜白頭。他在訪問中亦不忘提起,這25年來證明政府長時間以居安思危心態去強化制度,而成績有目共睹的,「其間亦有很多一生難忘,如干預市場」。
這段被任志剛形容為「一生難忘」的經歷,是特區政府斥資近1,200億港元擊退大鱷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他娓娓道來時坦言事件對他思維上帶來衝擊,他形容自己作為「一個信奉自由市場的人,要我如此粗暴地去干預市場,亦不是直接去穩定匯率,而係在股票市場同人打仗,對我來講在思維上係有衝擊。」
政府出手 斥近1200億購港股
「自由市場就不是一個可以自由操控的市場,如果真是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作為負責金融穩定的監管機構,一定要有行動去撥亂反正,而我的心情都因為有了此新的睇法而平靜下來,要做就做啦。」
這段歷史亦被稱為「香港金融保衛戰」,是香港回歸以來最轟動的狙擊港元事件。1998年8月亞洲金融危機重創香港,當時港元、本地股票和期貨市場持續遭受投機者大舉狙擊,而索羅斯透過雙邊操控,刻意製造市場恐慌,意圖操控利率、股票和期貨定價,牟取暴利。
在請示中央政府後,特區政府於8月15日宣布動用外匯儲備於股市及期指市場入市,打擊炒家操控市場的行為,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組成「財金三劍俠」,最終以近1,200億港元大量購入港股,成功擊退大鱷。
穩港信心 中央支持是堅強後盾
在這場香港金融保衛戰中,中央政府在背後發揮了穩定香港市場信心的強大作用。中央政府當時不僅堅持人民幣不貶值,避免了貨幣危機進一步擴大,還派出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護盤行動,成為香港戰勝金融風暴襲擊的堅強後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