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典亞藝博展亭推出NFT與沙盒對碰的項目。
◆典亞藝博創辦人及總監黑國強
◆典亞藝博展亭的「當代古董」。

典亞藝博展亭也是今年巴塞爾的另一焦點,今次展亭的設計特別融合了古代蘇州庭園的元素,嘗試營造傳統山水畫「可行可望」的意境,為遊走其間的觀眾帶來穿越時空的藝術體驗。

今年已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與典亞藝博第三年的合作,典亞藝博創辦人及總監黑國強談起當初合作原因,竟是因為「疫情」他說:「疫情的出現令環境有更多不明確的情況,通關又有困難,如何令到藝術界保持開心氣氛呢?我們便和巴塞爾合作,後來也成事了,這可說是世界首例,一個藝術展覽品牌活動走入另一個藝術展覽中,也是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首次有古董走入來展出。」他又指,去年展亭的銷售量不錯,「我們能吸引到當代藝術的買家關注我們的展亭,也能賣出古董傢俬,去年也有些新的客人在展亭購買古董,也許吸引他們前來巴塞爾是因為當代藝術品,但最後他們卻有購買展亭的古董。」

古董進入「當代」藝博會

今年典亞藝博展亭群展名為「藝·典 ARTique」 ,展出不同年代的古董文物及藝術品之餘,更特別邀請了20位藝術家以此為靈感來創作或挑選作品,帶來一場古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對話,黑國強表示,希望能透過年輕藝術家的創作,把古董的故事重新演繹。藝術家發揮創意,以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和語言與古文化交流,展現一系列蘊含歷史元素的當代藝術作品。其中運用的媒材豐富多元,包括水墨、油畫、雕塑、機動裝置以及錄像等,探索古典美學與當代觀念的相互作用。

古董NFT再革新

「有些當代藝術的藏家也許會在展亭中找到一些古董和其當代藝術品匹配,他們也不會介意其古董已有多年歷史。」黑國強認為,當代藝術的藏家很相信自己的目光和直覺,「他們與純古董收藏家不同,純古董收藏家會較講究來源、古董背景,我認為當代藝術買家較為率性,這也是我意外觀察到的現象。」

典亞藝博去年曾推出古董NFT,反應不俗,參照去年的概念,今年在典亞藝博展亭推出了NFT與Sandbox對碰的項目,當中展出全球首兩個以中華傳統美學文明為原型的角色進入Sandbox(沙盒) 元宇宙,結合古典與現代藝術、文化及虛擬金融技術,帶來全新的收藏體驗 ,「我們將在秋季的典亞藝博會上正式推出我們的元宇宙項目,當中我們會把古董收藏品像素化並在元宇宙中呈現。」

黑國強是具有三十年經驗的香港古玩業者,他坦言疫情對香港的古董藝術品交易市場有影響,「內地市場的收藏家是很強勁的,特別是一些重要、有來源、收藏價值高的古董,收藏家一般都會希望能親眼目睹後才選擇是否購買,但未通關難以令內地藏家到港購買古董,這方面的影響很大,反之,一些入門級的古董則較容易透過網上平台交易。」 ◆文:張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