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科學院一眾執委日前舉辦傳媒聚會,談及新一屆的工作計劃、香港的創科發展前景等。左起:鄭子劍、馬桂宜、岑浩璋、呂愛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香港科學院轄下的香港青年科學院(YASHK)成立近4年,近日完成換屆工作。該院新任院長、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及一眾執委日前舉辦傳媒聚會,分享工作大計,其中為了協助科研轉化,YASHK將新增「產業合作夥伴委員會」、「政策倡議委員會」等,期望透過聯繫科研界、工業界,以及提出有益於創科發展的建議,從而提升本港,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水平。

YASHK自2018年成立,為香港科學院轄下的分會,目前有53位年輕科學家獲選為該院院士。岑浩璋表示,近年特區政府加大了創科投入力度,機會千載難逢,YASHK將在產業轉化、政策倡議、人才培育方面加強工作,以期抓緊機遇,故會調整原有架構,將「知識轉移委員會」重組為「產業合作夥伴委員會」。

該委員會主席、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教授鄭子劍表示,香港要推動「再工業化」,必須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因此該委員會希望充當協調、聯繫的角色,將高校科研、產業、資金等聯繫在一起。

岑浩璋:勿讓教授兼顧不擅長的事

岑浩璋補充指,很多教授不擅長把科研成果轉化或成立科技公司,故香港需要建設完整的科創生態鏈,讓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撰寫專利申請、設立公司等不同環節都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而不是讓頂尖教授spread too thin(同時做太多事情),兼顧他們不擅長的東西。」

香港土地資源稀少,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進行科研轉化勢在必行。鄭子劍表示,香港的人員薪酬、土地租金高昂,若要發展「Deep tech(深科技)」等高新科技,打通兩地物流、人員的流動,相信有助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科研能力。

為了向政府傳達創科界的聲音,YASHK會增設「政策倡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副教授呂愛蘭指,該委員會會就財政預算案、施政報告等向政府作出建議,當中包括如何運用資金、加強大灣區各城市的合作等。

至於吸納科研人才,岑浩璋表示,若要吸納全球人才,除了薪金、發展機會等,設備、設施同屬重要因素,「若香港擁有全球為數不多的科研儀器,就算給的錢不多,也能吸引頂尖專家來港。」所以促請政府在有關方面推出更多便利措施。

就培育本地人才方面,YASHK設有「外展委員會」,YASHK副院長、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希望透過科學家走入中學課室、舉行科學講座等活動,介紹科學界最新研究、分享科學家的科研路,讓中學生知道創科的出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