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改善社區晚期護理服務的質素,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近5.2億元,於2016年開展為期十年的「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聖雅各福群會、東華三院等,以連結社區及安老院舍等。賽馬會安寧頌項目總監、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剖析喪親者的心路歷程及善別輔導應如何在港推行。

「我們做研究發現,因親人離世而引起最強烈的感覺是『捨不得』,而非傷心。」有親友為了避免喪親者「睹物思人」,將逝者的照片、物件等扔掉,「但這就連最親密的東西都沒有了。」「如果我早點做些什麼,情況會不會不一樣?如果我早點回家,結局會不會不同?」周燕雯指出,除了內疚以外,憤怒的情緒會隨之而來,「當喪親者內疚、自責太久,情緒會向外發洩,可能是對兄弟、醫院、政府。當結果不如意的時候,他們就想找出責任誰屬,這些都是些情緒,不一定理性。」

周燕雯說,新冠病人的離世往往十分突然,對家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喪親者會不期然代入死者的角色。例如早前殮房屍體堆疊、醫院病房人屍共處一室,「喪親者就會覺得死者好冷、孤單、不被尊重。」這些想法只會令喪親者更加難以接受。因此,社會上需要有「善別輔導」,為喪親者進行情緒疏導,讓他們好好與親人告別,「外國會將之翻譯為『哀傷輔導』、『悲傷輔導』,我們不希望讓人誤以為悲傷是錯的,其實悲傷是正常反應。」

15%人易走極端 需專業協助

善別輔導可分為幾個層次,好讓輔導人員盡快找出高危個案。「有一些人並不是需要特別的支援,只是他們提到自己不開心時,親友很快就轉移話題,以致他們沒有空間宣洩情緒,只要有義工探訪一下,其實已經無需跟進。」部分中度危機的喪親者則需要有人幫忙梳理情緒、想法及分析問題。至於高危者約佔15%,「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一點開心事都想不起來,覺得自己不值得享受快樂,甚至想自殺」,這時候就需要將其轉介至專業服務。

不過,善別輔導的服務始終有限,周燕雯認為,新冠疫情是一個契機,可讓大家在香港推動社區教育。「以前的人可能不想聽、不想知道(死亡),但我覺得香港人對於『死亡』的態度比以前開放、沒那麼避忌。其實大家可以像偵探一樣,看到鄰居不吃東西、不關門,或者老是說這裏疼那裏痛的,我們可以協助將其轉介予社福機構。」

為前線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同樣重要,包括學校的教師,「除了父母外,老師是學生見得最多的人,如果見到學生出現警告訊號,教師可以進行初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