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騙徒稱「谷票房」促「充值」買戲飛 近10天逾13人墮網騙
網騙日益猖獗。去年,香港市民共被騙棍呃走逾65億元,騙徒平均每1小時便有74萬元「落袋」。其中,網上「刷單員」求職騙案最近兩周連爆,逾13人中招,其中一名女秘書為做兼職賺外快,應聘做網上「刷單員」及「打手」。騙徒要求她進入電影購票網站「充值」購買大量戲票,以營造票房效果,並留言為電影提高評級,完成任務後可賺取佣金。女子半個月時間將350萬元轉入指定戶口,但其後發現網站是偽造,巨款全被騙徒取走。◆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墮入「谷票房」求職陷阱女子姓陳(48歲),任職秘書工作,家住青衣區。今年4月中,陳女在Telegram瀏覽到一則招聘廣告,對方聲稱聘請兼職「谷票房」人員,形式類似為購物網站「刷單」以提高網站人氣,主要工作是在網上為電影提高評級及留言「讚好」,但需要登入相關網站以真金白銀「充值」購買大量戲票,以營造高票房效果,達標後可獲全數退款並賺取佣金。
與親友商談始知受騙
陳見工作無難度,又不影響正職工作,於是應徵並即時受僱。其後,「僱主」改用WhatsApp與陳聯絡,指示她登入一個網站「充值」購買戲票。陳由4月15日至5月4日期間,陸續將350萬元轉入26個銀行戶口及轉數快戶口「充值」。直至近日,陳與親友談及任職網上「刷單員」工作時,始知可能受騙,更發現有關網站乃偽造,且已經關閉,於是報警求助。
警方指出,騙徒的招聘廣告一般聲稱「搵快錢」、「高人工」、「即日出糧」或「在家工作」;對應徵者年齡及學歷要求低或無需工作經驗及履歷;不會提及實際職位或工作內容,並提供即時通訊軟件或手機號碼聯絡方法,但其共通點是,應聘者都需預支款項用來「購物」,有騙徒更會於受害人初次存款後發放佣金來誘使受害人進一步存款。
雖然警方不斷揭露網騙手法,但仍有市民經不住利誘而中招。最近10天,最少有13名市民墮「刷單員」騙局,損失4萬多元至40多萬元不等,合共逾284萬元。
下載假App投資 女事主失415萬
另外,騙徒亦由社交平台伸展至生活分享平台尋找目標。一名34歲高學歷女子早前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紅書」內認識一名「志趣相投」的騙徒,並發展成網上好友,對方不斷吹噓投資虛擬貨幣容易賺錢。女事主被游說下載了一個假投資App初嘗投資泰達幣,騙徒讓她獲得少許投資回報,令其失去戒心,最終投放415萬元投資泰達幣。騙徒見時機成熟「收割」及失去聯絡,女事主始知受騙報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