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投身體育及傳媒行業多年,承上篇評論,雖然體育在香港總是被當作「沒那麼重要」的一個範疇,但其實置身其中,所包含的學問我到今天也還感嘆尚有不少東西可以學,總括起來它可以是一門專業學科,那麼香港目前有沒有體育傳媒課程呢?是有的,但並不是在大學開一系專門的「體育傳媒」課程,只是在一些傳播學系中開辦的短課程,而坊間也很少主辦體育傳播課程,始終現時還是比較「冷門」吧。

但日前我被邀請出席馬會主辦名為「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課程作導師,非常開心能夠把自己的體育知識及經驗分享給一班年輕人,看到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除了想起初入行的自己外,更覺得體育的未來就在他們手裏。

其實,體育傳播是新聞傳媒的一種,但所報道及發掘的則比較「專」,參與這門學問研究,首先必須對體育有濃厚興趣才能事半功倍,所做出來的報道才能有深度有內容,不會淪為流於表面、沒有內涵、平鋪直敘,提不起觀眾興趣的報道。從事體育傳媒多年,曾經希望業界能多舉辦一些課程如體育採訪技巧、體育專題報道及分析等等訓練,可能限於資源上未能實現,如果業界能不停增值自己,觀眾、讀者都能欣賞到更專業的報道,對培育一個城市的體育文化就更有效了。

今次的計劃有30多位同學參加,可能他們全都對體育有熱誠,看得出大家都很專心聆聽,而課題更是選取了同學們感興趣的奧運會製作報道流程,大家爭相發問,祈望能得到更多知識。

其實體育傳媒的訓練極其重要,如果是一些傳統新聞系的同學去作體育傳媒可行嗎?當然可行,但如果這個新聞系學生再深造體育訓練是否會更加好呢?情況就正如修讀內外醫學全科學生,畢業後再專修心臟科或骨科等某一專科,就可以成為專科醫生的道理一樣,如果新聞系對體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有體育傳媒相關的資源,相信他們的專業水準會提升更多。

既然我們踏入體育傳媒這個行業,就盡全力堅守我們的崗位。每一次面對一班新同學,我都很希望能夠感染他們加入我們的行列。體育新聞報道只是每一個同學新起步,從中我們可以學習更多傳播知識,傳播這一行其實是無限大的,尤其在新媒體湧現、平台種類多的情況下,過往傳統報道方式可能已經不合時宜。其實體育傳播方式也不需只停留在體育新聞報道方式,如中國現在流行「短視頻」方式報道,可能也適合香港,因為香港生活節奏明快,一般對體育沒有太大興趣的觀眾未必想用太多時間去收看大量的資訊,發展短視頻就能第一步吸引他們的眼球,是有很大的潛力;體育評述員發展空間也很大,雖然有些人仍覺得體育是一種輔助生態,但當業界團結去爭取,有創意地發掘體育傳媒新概念,相信這一行還是可持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