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委員會每次檢討最低工資水平時,勞資雙方意見總是南轅北轍,一方認為工資水平太低令基層打工仔生活困苦,另一方卻指上調工資會令不少企業難以支撐;雙方往往拉鋸多時才能勉強達成共識。不少意見認為,若引入類似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減省勞資雙方的長時間磋商,所得結果亦更能客觀反映經濟環境及基層勞工生活實況。

過去已有學者形容,最低工資委員會除主席以外的12名委員當中,勞資雙方及政府代表各佔3人,再加3名學者,就像打「泥漿摔角」,以一堆滯後數據拗數,完全欠缺客觀的檢討方程式,既浪費時間亦傷感情。工聯會建議直接以時薪工資中位數的六成來釐定每年最低工資水平,然後再每5年檢討一次機制是否落後及有否需要調整等。

方程式應考慮基層消費模式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同現時的檢討機制費時失事,勞資雙方必定各執一詞。民建聯建議透過一條方程式來自動調整最低工資水平,「方程式的具體細節我們還在商討中,整體而言希望可反映到基層勞工情況、勞動市場的供需及通脹情況等,優點是客觀、持平、自動及可預見。」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認為,目前正是合適時機去討論透過一條方程式計算最低工資,並指制定方程式時應考慮基層的消費模式,「例如近月食品價格升幅比整體通脹高很多,但這卻是基層市民的必需品,而且現時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涵蓋範圍也太廣,包含了月入6,500元至27,999元住戶的開支模式,試問一個只領取最低工資的基層勞工,其開支模式又怎會與月入逾2萬元的打工仔一樣?這些都應列入考慮之列。」他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應至少比綜援金高10%至20%,否則便變相鼓勵人領取綜援。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為,不應機械化地透過一條公式自動調整最低工資水平,「不能簡單話加幾多就幾多,例如今年薪酬趨勢調查結果顯示高級公務員應加薪逾7%,你說市民是否覺得脫節?」他認為勞資雙方磋商是有必要,「加薪是應該,但同時要考慮商界壓力。」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日發表網誌形容,如要改為以方程式調整法定最低工資水平「需進行大手術,推倒現行的框架,重新塑造社會共識。」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