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香港亞博館的港大深圳醫院5名醫療隊員(從左到右:陳力鋒、戎少瑾、鍾亭如、劉萍、魏耿耿)。 受訪者供圖

「在香港同行的身上,有非常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在分享亞博館的工作經歷時,劉萍多次提到在香港支援的經歷讓她受益匪淺。她指,這次在亞博館裏,首次實現了兩地醫療團隊全體24小時的協同合作模式,內地醫護在面對截然不同的職業工作環境,從一開始的慢慢磨合,到後來的愉快融洽,大家齊心共同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特別是在人文關懷方面,我發現港方同事相互之間的溝通、與病人的交流、與家屬的溝通,都做得很到位。同時,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偉大的責任和堅韌的力量。」劉萍表示,香港疫情嚴峻,香港醫護在抗疫中的工作強度遠比內地醫護更大,儘管十分辛苦,他們仍堅持完成了這項工作,沒有抱怨。

「護士是醫生的哨兵,病人的守護神,是最先發現病情變化的人。我們要做到及時發現病情、及時匯報,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及時給出搶救措施,預防病人進一步的病情發展。」劉萍每天要為患者做好生命體徵觀察,配合醫生查房,協助患者做好各種護理和康復訓練等。在這期間,她對於急危重症患者的護理經驗、感控知識等都有了快速的提升。

兩地醫護緊密合作 克服不同困難

出發援港一個多月的日子,港大深圳醫院醫護團隊與內地援港各醫院隊友緊密合作,和香港醫護同行並肩作戰,克服了兩地醫療系統不同、患者病情複雜危重等困難,圓滿完成了援港醫療隊伍工作任務,為香港穩控第五輪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貢獻。在港大深圳醫院為返崗工作的援港隊員們舉行的歡迎儀式上,院長盧寵茂表示,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感謝內地援港醫護在香港危難時不懼風險,挺身而出,為香港控制疫情奉獻力量。

他指出,此次香港特區政府准予內地醫護人員在港合法開展診療、護理工作,並可使用香港醫療信息系統,這是一項歷史性的突破,希望以後大灣區更多醫療交流與協作,為攜手抗疫和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一體化做出更多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