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汶羽(右)指,調查發現九龍東市民有近九成受訪者表示預約不順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疫情下多間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轉作指定診所專治新冠患者,令非新冠的長期病患者、長者或有需要的市民無法及時就診及取藥困難。74歲的「三高」患者娣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她表示疫情下預約門診服務非常困難,並需要跨區到牛頭角、藍田等地方取藥,每次覆診全程需時五六個小時。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調查亦發現,九龍東市民的普通科門診服務預約困難,近九成受訪者表示預約不順利,亦有近六成受訪者取藥過程並不順利,顏汶羽建議醫管局為部分病人提供網上應診服務。

近九成九龍東受訪者預約不順

顏汶羽早前調查621名九龍東居民,了解他們在疫情下對普通科門診服務的需求,結果發現近八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或親友為長期病患者,每年需覆診4次或以上。但近九成受訪者表示預約不順利,兩成多受訪者要致電最多6次才成功預約服務,更有超過三成半受訪者一直未能成功預約,亦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取藥過程並不順利,有近五成受訪者需要跨區取藥。

居於觀塘的74歲娣姐原本在順利邨普通科門診就醫及取藥,疫情前兩個月覆診取一次藥,但第五波後該診所改為指定診所,娣姐惟有預約其他診所的服務,「電話預約好困難,通常都要提前一日或以上先約到,而且因為看診人多,都會跨區到牛頭角、藍田等地的診所。」娣姐指跨區覆診及取藥,往往花五六個小時。「我有三高,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如斷藥或會出現頭暈、爆血管的情況。我要定期做檢查,抽血、量血壓等等,需要醫生看診跟進的。」

顏汶羽倡提供網上應診服務

顏汶羽表示,第五波疫情緩和,醫管局已逐漸恢復部分普通科門診服務,但若不幸出現第六波疫情,他擔心一般「非緊急」公營醫療服務將再度因應疫情發展而陷入「停擺」的狀態。他建議醫管局為部分病人,尤其是長期病患者提供網上應診服務,並為病人提供社區藥房取藥或郵寄送藥服務,以及進一步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計劃,將患者分流至私營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