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發起的「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21日在廣州啟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攝
◆中醫學生在醫院學習「望聞問切」。 受訪者供圖
◆在醫院實習的中醫學生。 受訪者供圖
◆中醫學生通過病例實習提高能力。 受訪者供圖

跨境創新合作啟動:課程共享 學生共學 教師互派 學分互認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內地援港醫療隊在香港期間為香港亞博館中半數以上患者制定個性化的中醫藥方,更開闢內地與香港中醫合作的新模式,中醫藥跨境創新合作備受關注。為進一步促進灣區中醫學人才交流與培養,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發起的「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21日在廣州啟動,擬通過「課程共享、學生共學、教師互派、學分互認」,促進粵港澳中醫藥領域深度交流協作。有港生稱,通過聯盟課程共享,可多方面學習不同高校的優勢課程,有助於今後在灣區便利執業。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偉在啟動大會上致辭說,「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世界範圍內中醫藥學科人才培養和科研水平位居前列的區域,對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很強的引領示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大灣區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啟動,以「課程共享、學生共學、教師互派、學分互認」為目標,擬通過建設混合式開放課程平台,促進灣區內優質中醫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共享,構建灣區高等中醫藥教學新生態。

三地協作培養中醫藥人才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視頻致辭表示,該校中醫學院開辦各種中醫藥專業課程,提供專業中醫臨床服務,和發展臨床教學及研究的基地。因應新冠疫情,該學院特別成立中醫治療新冠專組,為市民提供中醫遙距診症服務,同時推出抗疫扶正診療的計劃。他期待該聯盟可加強粵港澳三地在中醫藥領域的協作,為大灣區中醫藥人才培養作出貢獻。

據了解,該聯盟課程擬包括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診斷學》、《內經》等,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傷寒論》等一系列課程。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姜元安表示,《傷寒論》選讀是該學院本科課程中的必修課,在該聯盟平台上,將以線上模式向中醫本科二、三年級學生推出本課程。《傷寒論》針對傷寒病創立了六經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形成了理、法、方、藥完備的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模式和臨床特色,確立了中醫臨床發展的基本方向。

港生:便利今後灣區執業

港生盧同學表示,通過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可以同時多方面學習粵港澳三地高校的課程,各具特色的課程可優勢互補,有助於提升學習的視野與能力,也便利於今後灣區執業。另一香港高校學生吳同學稱,除了香港學校的課程外,有機會學習內地知名中醫藥大學的課程,「是很寶貴的學習機會」,而且不少課程還屬於廣東省精品課程。「我對《內經》課程比較感興趣,而且分了初階和中階學習課程,可望提升中醫臨床思維方式與臨床能力」。

設中醫腫瘤學課程治癌症

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周岱翰指出,國務院辦公廳最近頒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這為「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內各院校指明方向和發展前景。

「當前癌症是影響灣區民眾健康的最大威脅。」周岱翰說,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關於全港癌症數據顯示,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僅2019年便有超1.48萬人因癌症離世,佔香港整體死亡人數逾30%。「開展中醫腫瘤學學科教育,推介中醫治癌知識,在大學本科普及相關知識顯示有現實意義和必要性」。

周岱翰透露,廣州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已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合作,建立「國醫大師周岱翰香港中文大學傳承工作室」,在大灣區中醫腫瘤學教育作出新的創新與探討。同時,該研究所也已協作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開展「中醫癌症專業培訓計劃」,於去年開展中醫癌症治療專業文憑課程,為港澳地區培養中醫治療癌症臨床專科人才,深受業內醫生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