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妥善處理行政立法關係,是香港實現良政善治的重要課題。香港有各色各樣的政治團體,但行政長官的團隊不是執政黨,原本有政黨背景的問責官員加入政府前,要辭去在政黨的職位。這種制度設計,可以讓政府施政保持理性務實。但在具體運作上,香港一直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固的行政立法溝通合作機制。新一屆政府要高度重視政府與立法會、各政黨的溝通合作,建立良性互動的新型行政立法關係,讓立法會和政黨可以在政府制定政策的前期能合理參與,及時準確向政府反映民意,做到在行政主導下,政府和立法會互相配合、互補不足,切實為市民解決問題,更好地造福市民。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強調,立法會是行政主導體制下的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係是相互制衡、相互配合,而且重在配合。在確立了「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新選制下,立法會要回歸初心,實事求是,全力為協助政府改善施政而努力。

政府和立法會目標一致

事實上,完成了完善選舉制度的三場重要選舉,包括本屆立法會議員在內的治港者都是愛國者。每一位立法會議員都希望國家好、香港好。政府和立法會目標一致,立法會樂意配合政府,目前的重點在於如何落實行政立法「相互制衡、相互配合、重在配合」的關係。民建聯積極探索,期望與政府建立起恒常的溝通機制。雖然行政長官和政府官員都會出席立法會會議,但畢竟會議時間十分有限,議員希望爭取更多機會與官員交流。恒常溝通機制不在原本的制度框架之內,要靠政府和議員努力爭取建立。

恒常溝通機制有兩大好處:一,議員可以有更多機會向政府反映民間聲音。議員辦事處經常接獲市民的不同意見,當中有些意見很值得直接向官員反映,但有時意見的內容比較複雜,或涉及敏感個人資料,未必適宜以書信方式或在議會公開反映,議會外的直接溝通是比較好的辦法。二,有時議員需要深入了解為何某些建議不獲採納,或有些技術性的問題解釋起來很費時,不適宜於議會詳細討論,這時議會外的直接溝通也是比較好的辦法。

總而言之,若要議員配合政府施政,政府有必要讓議員清楚明白政府推出政策、計劃的初衷,讓議員了解問題的複雜性、面對的挑戰,並且在制定政策時及早諮詢政黨或相關持份者,讓民意早日在政策醞釀時已被知悉和吸納,這樣政策推進落實才能事半功倍。

官員應多落區與市民互動

隨着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社會恢復法治穩定,日後行政長官和問責官員應該多落區,與市民互動,親身了解香港存在的各種問題。中聯辦官員曾多次落區視察,特區政府官員多落區更是責無旁貸。只要官員願意落區,包括地區直選在內的立法會議員一定全力配合,務求令每次落區都可以讓官員看到問題的真實情況,為解決問題帶來啟發。

官員落區並不是隨便走走的政治表演,亦不能只是純粹看問題,有時問題的答案就在民間。官員長期坐在冷氣房看文件,難以獲取解決問題的新思維。多聆聽市民的意見和感受,多設身處地看問題,很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想法。官員落區有助提升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是實現良政善治的硬功夫,若疏於深入民間的鍛煉,思維容易僵化,就會影響施政效果。

期望新一屆政府在新時代下展現施政擔當、務實、惠民的新作風,與立法會精誠合作,構建新型行政立法關係,共同為市民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