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鈍刀子最磨人。

自3月25日單日感染人數少於1萬、4月14日少於1千,坊間、市道恍若一日入夏,齊齊長吁了一口氣。接踵而至的幾個節日,猶如錦上添花,各處都是人頭湧湧的歡樂海洋。每日幾百幾百新增感染者的境況,不知不覺間持續了1月有餘。不鹹不淡水波不興,累計起來已超過了1萬3。看似平穩受控的疫況下,引爆新一輪疫情的火引子,卻也漸漸堆積得多了起來。元朗牡丹金閣、上環星月樓、觀塘私房菜,3間食肆的疫鏈條愈扯愈長,紅磡新旺會桌球室的傳播鏈,才剛剛浮出水面。套用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的話,這幾起群組個案只佔疫情很小部分,每日新增的幾百個案,則意味着社區仍有數百條傳播鏈。

以往數條傳播鏈就叫人心驚肉跳,現在數百條疫鏈長時間隱匿傳播,反倒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想來也是因為全城人一起,見過過了百萬人染疫的大場面,這等濕濕碎的小意思,自然不在話下。不過,政府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最近在內部論壇上的一個研判,還是讓人憂慮加重。梁卓偉依據數學模型推算,按照現時每日新增300個左右的感染個案,兩周後第六波疫情便會殺到,估計會維持兩個月。屆時,會有221萬人感染,1,540人病亡。為了表示預測不爽,梁院長甚至提醒當日參加論壇的人,要約朋友見面趕緊約,兩周後第六波疫情起了就難了。

不僅如此,就在這個論壇前夕,港大醫學院亦對本校師生發出緊急呼籲,不要在堅尼地城外出用飯,理由是這一帶的屋苑污水,每升驗出病毒水平高達600萬。要知道,之前其它地區每升污水驗出的病毒水平,頂多也就是幾千到十多萬而已。

消息一出,一時間備受矚目,多位朋友紛紛轉發相關消息給我,以示友好提醒。身為堅尼地城資深住戶,眼見轄區內常有外籍人士,無視防疫禁令,不戴口罩或脫口罩出入街市。聚眾海旁,大嚼大聊,口沫橫飛,更是常事。路人多番側目,也不為所動。萬幸,過去兩年多,並未因此釀成較大規模人群感染。此次污水含毒量爆錶,先是區內西環邨圍封,檢出20多宗陽性感染。多個樓宇屋苑,也相繼收到了政府派送的快測包。堅尼地城會否爆發局部嚴重疫情,有待衞生防護中心的檢測工作成效。特首一如早前公布,承諾明日起將實施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放寬措施,此時若因局部疫情起變化,實在令人鬱悶。

前面四輪疫情,之所以按下葫蘆浮起瓢,總在最不應該最不可能的時段,突然爆發,不外乎是防疫鬆懈、措施有失的緣故。眼下諸多不利跡象再度重現,全民抗疫的神經,還是有必要恢復繃緊,以免覆轍重蹈。為人為己,合乎條件的人都趕緊去打疫苗。該戴口罩的時候,還是不要隨意脫下。防止疫情擴散蔓延,是嚴謹務實的科學策略,不是人情世故,也不是哼哼哈哈請客吃飯,就能敷衍對付的事情。畢竟,各界所期盼的與內地恢復通關,達至動態清零目標,始終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反觀內地,不惜影響局部地區經濟發展,也要堅持動態清零目標不動搖,就是因為務實地充分考量了如若躺平,基於人口數量和疫苗接種情況,對照現有公共醫療體系的應對能力,以及可能會出現的新冠重症患者數量,必然要面臨一場曠日持久的不可承受之重。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