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既涉及增加人均空間,又要增加人手,護老院業界成本大升。 資料圖片
◆按現行規定,安老院所有部分所處高度離地面不得超過24米。 資料圖片
◆ 第五波疫情初期,經常有護老院長者要遷離院舍。 資料圖片

業界冀修例可提升質素 盼解決四大痛點

因應社會要求院舍加強規管及提升質素,特區政府昨日刊憲《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在人手、院舍住客人均樓面面積、問責與註冊制度等八方面提升院舍質素。香港社會各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都歡迎是次修例,但點出了落實有關措施的四大難點,並提出解決辦法,包括建議特區政府放寬院舍離地高度限制及研究用綠化地帶等開拓空間;引入「外援」及建立晉升階梯以增加人手;為基層市民增加津貼以彌補成本上升後的床位加價;壓縮覓地建院舍的程序,讓業界可於8年寬限期內達標。◆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應對面積增加 壓縮建院流程

為改善院舍住客的人均樓面面積,條例草案規定了8年的寬限期。以高度照顧院舍而言,首4年人均面積維持在現時法定的6.5平方米,第四個周年日起提升至8平方米,第八個周年日起增至9.5平方米(102方呎)。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要在8年內達成目標有難度,但如果特區政府可壓縮覓地建樓的過程,加班加點,亦有希望完成,望下屆特區政府能夠打開格局。

林正財指出,香港安老行業以往以商業化運作為主,人均面積不足的大多是私營持牌院舍,但是隨着社會觀念轉變,安老行業需要向專業化方向邁進,對院友的安全和舒適要有基本保障,若沒有空間,一切都無法做到。

邁向專業 「百呎」非終極

「規定一個最基本的人均面積,就是第一步,整個草案也有系統性的方向,比如將持牌人改為營辦人,設立及完善註冊主管和註冊保健員制度,目的是樹立專業性的行業規範。」他說。

林正財指出,9.5平方米的人均面積僅是初級要求,在行業整體達標後,會建議再向10平方米以上升級。不過,有關要求或令私營院舍退場,要收容更多長者,需要興建更多合資格院舍。要在8年內完成覓地、建設及運營,政府和業界需要打破常規,「好多限制需要突破,比如安老院樓宇有24米的高度限制,應該要放寬;開發土地的環評時間要縮短,諮詢時間要壓縮,施工也要加快進度。」

林正財對新一屆政府有信心,相信5年時間足夠完成大部分基礎工作,令整個行業煥然一新。

應對缺人1萬 籲設晉升階梯

增加人手要求亦是是次修例重點之一,惟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在新例下照顧員人手需由兩更增至三更,但現時業界出現「照顧員荒」,認為特區政府要求增加人手的同時,須同時建議可行的配套措施。

陳志育指出,現時安老院舍正面對嚴重人手短缺,空缺多達1萬個,尤以照顧員更是「重災區」。不少院舍早前雖然透過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輸入約2,000位內地照顧員,但仍有八成職位「未有着落」。

在建議修訂下,在指明的13小時內院舍要確保每30名住客要有1名保健員當值,但由於要照顧員連踩13小時太辛苦,相信院舍只能將兩更變三更,每更8小時吸引新人加入,這亦變相要更多人手。

促全盤規劃行業人手

針對有關問題,陳志育認為要設立專業職系,增加晉升階梯,「要挽留人才,唔可以一味靠輸入外勞,特區政府要就整個安老業界的人手進行全盤規劃,先可以全面提升業界質素。」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充足的人手對於維持院舍良好運轉至關重要,在現有法例下,香港院舍仍長期存在人手不足,新例要求更為嚴謹,或需要放寬引進內地及海外勞工的政策配合,才能保證人才供應。

「以高度照顧院舍為例,原本要求保健員當值11個鐘,現在提升到13個鐘,院舍可能需要加多一更,請更多人,才滿足要求。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們從內地聘請照顧員就是一次很好的經驗,相信以後經過更多培訓,會更為順利。」他說。

應對成本大增 倡增相應資助

是次修例既涉及增加空間,又要增加人手,將令業界成本大升。經營長者院舍的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執委李輝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修例一旦通過,院舍的經營成本將上升40%至50%,意味院舍床位費用或需相應增加,「以一個本來4,000元的床位費計算,可能要加價至七八千元。若有關費用最終無法轉嫁,隨時有逾百間安老院舍要面臨結業危機。」

小型院舍負擔更重

李輝表示,在新修訂條例下,預料整個業界需增騁370名護士及六七百名照顧員,但市場上護士及照顧員人手均嚴重短缺,恐怕最終會出現搶人現象,或令院舍的經營成本上升15%至20%,而調高人均樓面面積亦將增加30%院舍經營成本,這對小型院舍而言,擔子尤其沉重。

李輝說,業界曾提出增加補貼以挽留照顧員,但政府認為院舍是私人營辦商,不會貿然補貼,「若新例下導致床位大幅加價,對低收入或綜援長者,政府應加大其床位的租金津貼。」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認同特區政府提出修例,但倘修例後床位大幅加價,特區政府應考慮提高對院舍的資助,「加價去到那麼高對準備入住院舍的長者或者正在住院舍的院友來講肯定是個負擔,特區政府在提升相關安老院舍各方面標準的同時,亦應該在資助方面有相應提升,例如提升綜援資助、入住院舍提供相應資助等。」

應對空間不足 廚洗儲可遷高

特區政府建議調高院舍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惟香港寸金尺土,院舍要負擔空間的提升亦有困難。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轄下增加安老院舍宿位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陳恒鑌在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特區政府應探討放寬院舍必須設在24米以下處所的規定,及利用免地價為誘因,吸引營辦商開設院舍。他認同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提出的、研究利用綠化地帶以提供土地興建更多長者院舍的建議。

陳恒鑌表示,特區政府修例調高每名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令長者住客可以「住好啲」是一件好事,但在目前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建議並不容易做到。

他提出,基於消防安全考慮,目前安老院所有部分所處高度離地面不得超過24米,特區政府應探討放寬規定,容許洗衣房、廚房及儲物室等非住用部分可置於離地面逾24米的高度,以釋放更多低層空間設置長者宿位。

陳恒鑌又指出,特區政府早在2003年已推出鼓勵在新私人發展物業內提供安老院舍院址的計劃,但成功的例子寥寥可數,建議特區政府應減少關卡,以加速推動有關計劃。

被問及李家超在參選政綱提出研究利用綠化地帶,提供土地興建更多長者院舍,陳恒鑌表示非常認同,並認為特區政府應一併檢視私人土地的運用,及加快批核現有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