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分析指出,美國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在今次與東盟舉行特別峰會之際,希望透過在區內進行投資的承諾,與東盟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抗衡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然而東盟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密切,加上與美國在部分議題上仍存在分歧,故此東盟國家已多次表示不願「選邊站」。路透社亦指出,相比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深厚關係和影響力,美國的承諾顯得不足。

在2020年和2021年,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8,782億美元(約6.9萬億港元)。柬埔寨作為今年東盟輪任主席國,首相洪森指出,「柬埔寨不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柬埔寨的政策是堅持和平並遵循東盟的中立立場。」

泰總理訪美引發國內憂慮

泰國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章《世界日報》報道,總理巴育今次訪美在泰國國內引發擔憂,原因是有意見認為美國可能會藉機要求泰國與中俄兩國劃清界線,此舉對泰國「利少弊多」,有學者亦建議,巴育結束訪美後立刻安排訪問中國和俄羅斯,從而實現戰略平衡。

越南總理范明政周三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表演講,表示越南願通過對話合作處理分歧和差異,同時確保利益協調,妥當解決各合作夥伴、各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切。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