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新冠疫情暫時得到緩和,人們開始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工作。街上比以前多了很多人,食肆也開始人頭湧湧,香港似乎恢復了生機,明顯地很多人面上浮現了久違的笑容……

在這場第五波疫情中,香港是重災區,百業蕭條,醫務人員疲於奔命,無論在家居還是工作的地方,人們都提心吊膽生怕被傳染上新冠疫症,現在總算能夠鬆一口氣了。不過有很多工作還需要善後,才能夠返回正軌:有不少人經過過去幾年的折騰,無論是心靈上、經濟上還是人與人的關係上都受到很大的考驗。

相當一部分人無論有沒有感染上疫症,心情都是很壓抑而引致容易疲勞、失眠,不願意見親友。香港人最大的負擔就是供樓,如果收入不穩定甚至沒收入,這樣他們就壓力山大。居家辦公或者放無薪假期,本來和家人見面機會多了是好事、多了溝通和分享的機會,但如果心情不好可能摩擦會多了進而發生口角,所以在逆境中怎樣互相理解、扶持非常重要。我們那些免費的熱線也收到很多求助電話,一開始是接收查詢怎樣面對和治療疾病,現在主要是求助怎樣面對一些心理上的壓力。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非政府的慈善團體都要將紓緩市民的心理壓力放上日常議程,因為有些人礙於面子不願意求助,我們要主動出擊,行多一步去幫助他們。

在疫情期間,為了防止疫情擴散製造了很多垃圾,這是可以理解的,例如每天棄置的口罩、飯盒、隔離衣、塑膠等這些是不能循環再用的,但如果能夠研究出一些物料除了防護,也可以一段時間後溶解而不污染環境該有多好啊!如果我們每人留意做好自己本分,盡量用少一些外賣的膠盒,或者將這些膠盒洗乾淨再用,將一些乾淨的紙張回收做再造紙,消毒藥水的濃度掌握好,減少對水源的污染,減少海洋生物的破壞,相信對我們的後代甚有裨益。每人做少少就已經減少了很多廢物,否則堆填區很快就堆滿了,地球的污染只會愈來愈厲害,我建議政府由現在開始就要關注這個問題,將廢物循環再用的工廠即使虧本也應該做下去。

在後新冠時代還有很多工作去做,任重道遠,在第五波疫情未完,第六波未到時候開始籌備和計劃將來很有必要,希望李家超將來新的班子留意到這些民生和環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