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標 全國政協委員
疫情困擾香港兩年多,爭取恢復正常對外交往,尤其是與內地落實免檢疫通關,成為香港全社會最大、最迫切的要求。剛剛當選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的李家超,在競選期間和當選後多次表示,上任後會把回復與內地正常通關作為最迫切的工作,盡快推動落實。這是回應民心所盼,也是香港經濟民生的最急切需要。但這項工作的難度不容低估,需要各方、尤其是特區政府共同努力,創造滿足復常通關的各項必要條件。
與內地復常通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實已經無須贅言。從發展大局來說,香港本是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是內地與國際之間最重要的橋樑之一,正常通關是發揮橋樑作用的基礎條件。香港的最大發展動力,是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不能復常通關,融入當然會受到極大制約。從民生民情角度說,許多港人在內地有家人,他們有強烈的親人團聚和跨境工作生活需求,與內地復常通關是最大的惠民工作。
現屆特區政府在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方面,過去兩年做了不少工作,到去年十二月中曾經只差「臨門一腳」,但第五波疫情爆發,讓一切回到原點。這種結果,讓很多人非常失望焦慮。客觀地看,對與內地復常通關的難度估計不足、行動不夠堅決有力,是遲遲不能達成正常通關目標的最大原因。
內地對於新冠疫情的總體防控策略,一直是「動態清零」,從未改變。隨着今年疫情變化,內地的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強化。5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了專門會議,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這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內地不可能大幅放寬各項防疫措施,包括外防輸入的措施至少會維持;從疫情防控的大局出發,當然對香港也不大可能網開一面。這是回復與內地正常通關繞不過的客觀現實,不應該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因此,香港要實現與內地正常通關,必須盡可能對標內地的外防輸入要求,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首先是香港自己也要以「動態清零」為總體目標。第五波疫情爆發後,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履行主體責任,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把疫情高峰壓了下來,但目前社區確診個案每天還是有近三百宗,離「動態清零」有不小距離。
社區不能達至零個案,復常通關是難以實現的。按照香港實際情況進行全民檢測,達至「動態清零」,是唯一正確路徑。一系列恒常的疫情防控措施,還是要繼續嚴謹執行,不要有任何鬆懈。外防輸入的措施可以進行符合科學的檢討調整,但執行必須到位,不能留下漏洞;社交距離措施可以適度放寬,但既有政策就必須抓緊抓實,尤其是加強執法力度,保持必要的防控壓力;疫苗接種工作還要加力,尤其是「一老一少」組別,想盡辦法提升接種率。這些措施,是保持較長時間「動態清零」的必要保障。
為與內地復常通關創造條件,不僅是下一屆政府的首要工作,也是現屆政府的責任所在。未來幾個月是香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如果鬆懈了,疫情再反彈,新一屆政府要從頭再來,復常通關的難度和時間成本無疑將增加不少。如果現在繼續有力防控,並且為「全民檢測」進行必要的準備,新一屆政府接力,就可以有好的基礎,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落實與內地復常通關的各項安排。箇中差別,相信政府和社會都深深體會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