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珮 立法會議員
新選制下的首場行政長官選舉圓滿完成,李家超高票當選為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香港經歷第五波的疫情,各行各業均受到衝擊,社會各界均期盼李家超領導的新班子能夠為香港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凝聚社會重振經濟,全力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的定位,除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等固有優勢產業外,也首次加入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等新興中心。為發揮好「八大中心」的角色,李家超提出「六大核心政策」,明確施政方向,「以創新驅動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主動發掘大灣區的機遇,並配合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做好國家與世界各國互聯互通的橋樑」,站在國家發展大局高度謀劃香港未來,幫助香港企業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李家超銳意加強與內地對接聯繫,對香港經濟發展帶來正面意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通過深化與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融合,能進一步增強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不但可在金融方面服務大灣區內的民眾,創造更多收益,還能藉着支援「外循環」和「一帶一路」的機會,將國際市場資金引入內地市場,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令內部與外部經濟循環不息,同時創造出更多元化、更高質素的就業機會。
無獨有偶,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依法規範和引導中國資本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國家領導人在活動中提出,要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投資便利化,以優質市場環境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在中國投資興業,同時要支持和鼓勵中國資本和企業走向世界。近兩年因新冠疫情及其他負面因素關係,內地資本和企業走向世界的活動確實有所減少;預期待疫情緩和之後,企業到海外的投資將可以再度活躍。在內地,擁有海外投資的企業多不勝數,走向世界的表表者包括中石化、中海油、聯想、中遠海運等,它們成功進入多國市場,展示國家軟實力。除了這些大型企業之外,不少民企或內房企業亦有投資海外市場,只是近期不少內地房企均面對財務困難而減慢了到外國投資的步伐,相信當疫情稍緩,這些企業會重新走向世界,將資金轉化為投資,對「一帶一路」的發展有積極的幫助。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新一任行政長官帶領下,應進一步發揮自身所長,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內地企業走向世界,對國家作出更多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