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逸 博士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於4月29日舉行政綱簡介會,公布四個施政綱領,其中在第四點「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裏提到教育,並把「提高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放在「推動「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計劃」之前,着墨雖不多,卻是切中重點。

中國文化研究院長邱逸博士。(中新社)

香港的中華文化教育,歷來難以讓人滿意。我在殖民年代所接受的小、中、大學教育,那時的港英教育政策首要是防範民族主義,方法是以「非政治化」壓抑和化解可能挑起反殖民族主義的學科;以去「處境化」(contextualisation)來編排課程內容,刻意解構課程的整體性,削弱民族情感元素。即使如此,教育系統中的有心人仍能暗度陳倉,以中學為例,其時有貫穿整個中學階段的中國語文,配以初中獨立成科的中史、高中的中史和中國文學,在以語文為主幹、歷史、文學為枝葉配合下,根深葉茂、互為表裏,學生在中國文化中可言可思可歌,構成那個時代香港中學生基本的中國文化認同的紮實基礎。

可是在九七回歸後,隨着教育局的課程大改革,主幹的中國語文科處境每況愈下,課程更側重工具性,把英文的考評內容和方法硬套在中國語文科身上,課程的工具性傾向,使感情難以深入,價值觀無法建立,更難說產生文化傳承的愛慕與責任。

而中史科和文學科的境況更為淒涼。課程改革以學生兼通中西的名義,把初中中史扭曲成中西史合併的人文科,於是秦朝和羅馬、始皇與凱撒,交叉而出,學生反而無所適從,通過中史科為初中學生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自豪的初衷,蕩然無存。更可怕的是在新高中文憑試下,報讀高中中史科人數大減,中國文學科的考生人數更敬陪末座。結果是,初中中史混淆不清,高中中史和中國文學又因報讀人少而絕無翻身的機會。

主幹被換,枝葉盡剪,中學生錯過了學習中國歷史、文學和語文的黃金時光,更無法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日趨無知,間接形成了年輕一代的離心傾向。

近年特區政府在推動中國歷史文化普及的態度變為積極,並希望藉此增強香港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撥亂反正的破局主要從教育入手。

首先,自2018-19學年開始,初中中史科成獨立和必修科,所有學生都能較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進而強化國民身份認同。其次,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替代詬病不斷的通識教育科。公民科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有關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另外大約三分之一是有關「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將讓學生對中國歷史和國民身份認同有更全面的認識。

不過,這些改變遠未達到「提高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的目標,這必須針對過往的教育政策逆向而動,新一屆政府不妨從「重新處境化」(re- contextualisation)入手,透過課程內容的編排、重建課程的整體性,以強化民族情感元素。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把中國語文過多地強調工具性,改回建構人文性,在知識、能力之外,強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重建孔孟之道、李杜情志、蘇辛胸襟、詩騷風雅、唐宋古文、詩詞戲曲、小說傳奇等中國文化的瑰寶。事實上,中國歷史文化燦然大備,既有帝王將相的事跡、優雅的古文古語、重要的科技發明、風光如畫的壯麗山河、無價的文化遺產,又有蘊含國人千年智慧的經典書籍、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創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等。材料這麼多,怎會無從入手呢?

我相信在目前中華文化復興的大好形勢下,做好中華文化教育與國情教育,並向社會大眾說好中國故事,都是水到渠成之事。我相信,讓同學全面認識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明白國家經歷艱辛,會深感一切得來不易,並會為今天的中國能躋身強國之林而深感自豪。

(作者為中國文化研究院長)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