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蘚經常被文人雅士當作素材。資料圖片

在香港郊遊,不論任何季節,都不難發現苔蘚的芳蹤。其清翠、墨綠、泥黃、赤紅的顏色非常吸睛。據說苔蘚植物有超過二萬種,但由於苔蘚跟一般植物不同,缺少輸送水分的維管束,故生長速度甚慢,數年下來可以只長高數毫米,且必須在水源清潔、冷寒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常在山澗峭壁中,覆蓋着整塊石頭,常給人卑微、孤高、出塵脫俗的印象。日本京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西芳寺也以養「苔」而聞名,被稱為「苔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正因為苔蘚獨特的性格,中國古代不少文人雅士也喜歡以它作為文學素材。

劉禹錫的《陋室銘》提到「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名句,已成為千古絕唱,讓人聯想到苔蘚悅人眼目的葱葱鬱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也可藉此借物抒情、託物言志。

歷代騷人墨客也愛摹描苔蘚之色澤與形態,其中描寫「石上苔」的作品便各有千秋。唐·錢起《石上苔》:「淨與溪色連,幽宜松雨滴。誰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跡。」一首短詩,便把苔蘚明淨青綠的色澤,與溪色及雨松相比,更把苔蘚喜歡生長在杳無人跡的古石上的特點告訴讀者。(唐·白居易《石上苔》):「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靜綠絕纖埃。路旁凡草榮遭遇,曾得七香車輾來。」通過對比,把苔蘚生長環境的孤高絕塵、斑斑駁駁的形態表露無遺。

此外,生成圓形如點的苔蘚又稱作「苔錢」。吟咏「苔錢」的詩人極多。如宋·俞桂《苔錢》:「庭砌方圓出化鈞,何須抵死論錢神。貧家阿堵新添富,買斷西湖風月春。」「苔錢」的名稱與形態,彷彿成了貧窮人的福音,為他們平凡的生活添上盼望,公開訴說豐盛的生命不在乎腰纏萬貫。

最後,託物言志也是古人慣用的手法。清·袁枚《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本詩的創作背景,是袁枚奉賀恩師尹繼善七十大壽,受乾隆賜宴擢相之作,而袁枚當時則已辭官隱居。全詩以「苔」託物寄興,以苔蘚在沒陽光下生長,仍能清翠蒼綠,猶如自己現在雖辭官隱居,沒得到權貴蔭庇,仍可保有青春活力。後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更足堪玩味,植物學家說苔蘚不會開花,那可能是詩人把苔蘚的孢子誤當作花。當然文學家非科學家,在文學手法上絕對可以接受。但詩人藉詩句說明,即使毫不起眼、沒人賞識的苔花,也可舒暢自在、自得其樂地像牡丹開花,其豁達自信及願向恩師學習,獨闢蹊徑創一番作為之意表露無遺,難怪足以成為一首賀壽詩。

◆ 陳慰敏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