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達在疾控一線做志願服務。 受訪者供圖

「中央援港不遺餘力 北京抗疫我也要出一份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北京疫情仍在持續,到防控第一線有一定風險。但是香港第五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央和內地許多省市的民眾都不遺餘力地支援香港,如今北京發生新一波疫情,我在北京,當然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予以回報。」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社區,在京港生藍家達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正穿着志願者服裝,與其他幾名港青志願者工作在疾控第一線。

藍家達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前幾日在看到「港澳青年北京匯」公眾號發布「召集大白」港澳青年疫情防控義工服務預備隊招募令後,自己馬上就報了名。「當時想法特別簡單,香港疫情時內地都紛紛幫助香港,作為在北京的香港青年,我在這個時候也應該站出來。在內地這兩年,我在很多地方、很多場合都接受過志願者的服務,他們的服務都特別好,當時我就在想,如果別人有需求,我也要參加志願服務,幫助別人。」

發揮英語優勢協助外國居民

藍家達所服務的麥子店社區位於朝陽區,也是傳播風險較大的一個區域。「我也知道朝陽區感染風險較大,但內心還是比較踏實和放心的,因為現場的防控措施都很好。」藍家達這次志願工作主要負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維持現場秩序,解答居民問題。「這個社區外國居民比較多,他們證件與內地居民不同,所排的隊伍也不同,我要及時告訴他們應該在哪裏排隊,這個時候,英語優勢也能發揮一定作用。」

在現場工作長達三個小時,藍家達一直站着,來回走動,但他並不覺得很累。「我們這個志願點,有大約5名港青志願者,其中兩位比我年齡還大,他們在最核心的位置工作,還要穿着悶熱的『大白』服裝。現場還有很多年齡很大的社區工作者,他們都不覺得累,我作為香港青年,更不會覺得累。」

內地核檢流程值得香港借鑒

藍家達表示,在疾控一線做志願者,自己也了解了更多北京疾控政策和內地防控經驗。「雖然現場做核檢的居民很多,但是大家都積極配合,秩序非常好。而且現在科技手段都很發達,大家只需要拿着身份證件,掃描錄入信息就好,不用聚集在一處手寫相關信息,節省了很多時間,也減少感染風險。內地的社區工作者和醫務人員也有豐富的疾控經驗,有一套成熟的流程。我覺得這些可能都是香港在應對疫情時可以借鑒的經驗。」

藍家達還說,如果有需要,自己還要繼續做志願服務。「我想,很多香港青年都有這樣的想法。」

北京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會員蘇旨彥也響應號召,做了防疫義工,她表示這是一次從未有過的志願服務體驗,「當代表着志願者的藍馬甲穿在身上時,心裏很驕傲。統籌人員安排上崗,負責協調現場群眾秩序,通過這次志願服務,我也更能換位思考,理解醫護人員和防疫人員的辛勞。港澳人士來到內地,受到國家的許多關照,在關鍵時刻就更應該回饋社會。當我們團結一致,凝聚在一起時,無論是什麼難關我們都能渡過,無論什麼困境我們都可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