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昨日舉行,約有4.4萬名考生應考。今年試題未有泛政治化的內容,三條必答題都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議題與事件切入,包括青少年參與義工、疫情下在家工作及東京奧運等,而選答長題目內容則包括網上祭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有中學通識科教師評論指,今年試題難度與去年相若,其中義工、網上祭祀等題目更是「恒常議題」;惟考生需要留神「暗比」類題目,即題目出現「最」、「優先」等字眼,答題時需要透過不同例子進行比較。◆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廠商會中學為其中一個通識科試場,該校通識科主任張素貞評論指,今年兩份卷的深淺程度與往年相若,其中在卷一必答資料回應題中,涉及青少年義工的題目屬「恒常議題」,而東京奧運亦是「熱門」題目,普遍考生日常生活都有留意,相信不難掌握。
至於與在家遙距工作相關的第三題,雖然學生大部分未有工作經驗,但經歷了數年的網課經驗,相信作答時亦很容易代入角色。
在卷二的延伸回應題中,分別問及網上祭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植物肉等議題,學生需要三選其一作答。張素貞認為,卷二題目難度亦不大,惟部分題目含有「暗比」成分,例如討論在現代社會實踐中國傳統習俗時,環保因素應否獲「優先」考慮、討論以科技呈現文物是否促進人們學習文化知識的「最」有效方法,考生進行論述時,需要羅列不同選項進行比較,從而支持所選立場。
取消IES有利學生操卷
今年文憑試通識科再次取消校本評核「獨立專題探究(IES)」的部分,該校另一名通識科主任馮凱玲坦言,「IES對學生而言是一大負擔,因過程需要做大量資料搜集,在疫情下不利於時間管理較弱的學生,因此能將籌備IES的時間用作操卷實屬好事。」
考評局表示,昨日考試合共設有482個禮堂試場、257個課室試場及674個為特殊教育需要考生而設的特別試場,另分別有8名正檢疫及15名確診考生於竹篙灣應試,2名考生因身體不適而選擇不應考;至於公開考試資訊中心,昨晨沒收到考生要求即日到竹篙灣應考的申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