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休刊前,我們曾介紹過西漢文帝和景帝時的一些故事,提及西漢初年的政局並不穩定,劉氏宗室作為朝廷其中一股強大勢力,雖然消滅呂氏奪權的陰謀,但不久後劉氏諸王與皇帝反目成仇,爆發吳楚七國之亂,最終景帝憑周亞夫率軍平定叛亂,坐穩了皇帝寶座。這件中學教科書必定會提到的事件就這樣落幕,但當事人周亞夫的下場大家又是否知道呢?今次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西漢傳奇人物。
周亞夫,原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次子,本來在奉行長子繼承制的西漢,爵位只會落在哥哥周勝之一脈,周亞夫注定無緣。然而,周勝之雖然娶了公主當上駙馬,卻跟公主感情不睦,還犯了殺人罪,最終被漢文帝處罰,爵位轉交周亞夫所有,從此開始了周亞夫的傳奇。
景帝之所以會選擇周亞夫出任主將,還是跟漢文帝有關。事緣漢文帝有一次到軍營勞軍,到達周亞夫位於細柳的營地時,守門將士竟告訴他,沒將軍的命令,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進內。堂堂皇帝竟然吃了閉門羹,好不容易進營還要守周亞夫訂下的營規,嚇壞了皇帝的侍衛,但文帝卻說這是周亞夫治軍嚴格,是好事,如果敵人想偷襲,面對周亞夫一定會失敗的。就因為細柳營這件事,文帝從此認定周亞夫有治軍之能,在臨終時告訴兒子,如果日後有什麼事發生,可以派周亞夫出征。
打贏叛軍 得罪王爺
當吳楚七國之亂真的爆發,景帝馬上想起父親的遺言,把周亞夫升任為太尉統領全軍。思前想後,周亞夫提出由忠於景帝的梁王劉武正面防守,自己率部隊尋找機會截斷叛軍糧道的戰術。正如我們所知,周亞夫的戰略成功,吳楚叛軍斷糧後大敗而逃,但比較少人留意的,是正面防守的梁國蒙受極大損失,梁王因此恨死了周亞夫。
單是梁王一個仇人,或許還影響不了景帝,但很快情況又再惡化。漢景帝原本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但經過後宮姬妾一番明爭暗鬥後,劉榮的母親逐漸失寵,更在一次陰謀中惹得景帝大怒,直接廢除劉榮的太子之位,更把他迫得自殺。這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皇帝廢太子事件,周亞夫作為支持太子的一員,自然又增加不少敵人,更嚴重的是逐漸被景帝疏遠。
不久後,匈奴有人向漢朝投降,漢景帝打算封這幾人為侯,用來當招牌吸引更多匈奴人投誠。周亞夫則有不同看法,認為這些人背叛君主,怎麼可能封這種人為侯呢?景帝拒絕讓步,還是把這些人封侯,周亞夫因此稱病,最終被景帝免去相位。
皇帝出手 劫數難逃
失去權力的周亞夫,很快就受到政敵的落井下石,而景帝也認為自己百年之後,兒子劉徹沒辦法控制周亞夫,一心想在自己在位時處置這個麻煩人物。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找到周亞夫的把柄。
話說周亞夫年紀漸大,他的兒子就先幫父親準備後事,買了500副盔甲作陪葬之用,結果被告發。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漢景帝下令把周亞夫關入大牢,由廷尉負責審問。當周亞夫抗辯自己只是在買陪葬品時,廷尉竟然以「你是想在死後謀反」來駁斥,周亞夫知道自己逃不過這一劫,於是在獄中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一代名將,竟然餓死獄中,實在令人嘆息,但從政治角度來看,他先是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得罪了景帝的親弟弟梁王,然後在廢太子事件中站錯隊,得罪新太子劉徹與其母王皇后。如此一錯再錯,也不算死得冤枉了。
◆ 布安東(歷史系博士,興趣遊走於中西歷史文化及古典音樂。)
逢星期五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