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作為世界級灣區的後起之秀,粵港澳大灣區可謂「後勁」十足。19日,廣東省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曬」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績單。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鄭人豪表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2021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鄭人豪指出,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九市內,比2017年淨增加了2萬多家。在民生方面,在粵參保港澳居民多達27萬人次,港澳居民在廣東生活享受灣區「同城待遇」。

◆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大灣區建設)可以說一年一個政策平台、一年一個利好,這在廣東改革開放的歷史上是少有的。」 鄭人豪在發布會上歷數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他表示,在中央的支持下,粵港澳三地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建設。目前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在社會民生方面,鄭人豪稱,港澳居民民生領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實。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政策落地實施,豁免提供相關證明,且可按規定使用港澳銀行跨境按揭購房。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實施。社會保障方面,「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

◆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港澳青年創科項目超2300個

鄭人豪介紹,來粵就業創業的港澳青年越來越多。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政策落實落地,累計超過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報考,首批考取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崗。而廣東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超過2,3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達3,400餘人。

隨着越來越多港澳人才湧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廣東省政協委員、東莞市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院對外事務處副處長尹利平認為,要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需要建立人才評價長效機制,要避免「熱熱鬧鬧引進來、冷冷清清涼一邊」的現象出現,需要建立一套以人才資本價值和能力業績為導向的分配激勵,才能更好留住人才。

記者從會上還了解到,廣東在CEPA框架下對港澳實施更短的負面清單,基本實現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目前港澳企業在法律、會計、建築等領域的投資營商享受國民待遇;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辦結。

前海累計註冊港企1.19萬間

此外,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起步成勢,有效拓展港澳發展空間。鄭人豪表示,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已啟動建設,將為澳門居民提供約4,000套住房,合作區累計註冊澳資企業4,700多家,近兩年增長2倍。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聚焦與香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堅持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讓,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19萬家,2021年前海合作區(擴區後)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55.7億元,同比增長10.5%。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表示,2021年,前海合作區在地港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6%,實際使用港資佔前海實際使用外資的93.8%。

責任編輯: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