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凌暉分析,內地消費恢復態勢有望持續,「壓艙石」作用顯現。圖為2月8日,工人在位於江蘇省啟東市的一家特許生產商的車間裏包裝「冰墩墩」。\新華社

(大公報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2022年一季度中國內地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開局總體平穩。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取得10.7%的增長,已連續七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仍有不少有利條件,如消費恢復態勢有望持續,經濟持續恢復態勢亦未改變。

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則同比增長4.8%,經濟增速高於去年第四季度。在去年基數較高情況下,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仍取得了10.7%的增長。至此,中國外貿已連續七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內地專家指出,雖然不同行業一季度表現「冷熱不均」,但中國經濟整體穩定的態勢並未改變。在前兩個月數據支撐下,一季度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3月份以來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經濟「爬坡過坎」的難度在加大。國民經濟繼續恢復,一季度開局平穩。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受到疫情的衝擊,3月份消費出現負增長,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1.93%。同時,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房地產銷售也在下降。

綠色智能轉型帶動經濟向好

付凌暉指出,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動盪不安,全球疫情擴散蔓延,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疫情散發多發,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從全年來看,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仍有不少有利條件。」付凌暉分析,一是消費恢復態勢有望持續,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9.4%,「壓艙石」作用顯現;二是投資拉動作用有望提升,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5%,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將帶動投資較快增長;三是產業升級發展步伐加快,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裝備製造業分別增長14.2%和8.1%,產業技術密集程度穩步提升。同時,中國綠色智能轉型帶動作用在增強,對外開放紅利繼續顯現,宏觀經濟政策不斷顯效。

「總的看,我國產業體系全,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改革開放紅利多,經濟治理能力強,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從全年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付凌暉說。

專家:滬「清零」是穩增長關鍵

自3月份以來,Omicron變異株迅速蔓延至內地30個省、市、區,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32萬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給多行業帶來直接衝擊。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大公報指出,上海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列,四月份上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極大,對周邊長三角城市影響也開始顯現。如果四月底上海能夠社會面清零,中國仍有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穩定增長。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