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一篇題為《傷仲永》的短文,讀者上中學時可能讀過。文中介紹方仲永虛齡5歲時忽然表現出很高的作詩才華,他的父親就帶他四出「獻藝」,收取鄉人的賞賜,卻沒有讓仲永上學好好讀書。到得十二三歲時,仲永的詩已經平平無奇;20歲以後,就如普通人的水平那樣,無復舊日的文才。王安石認為方仲永的「通悟」是「受之天」(天賦),後來沒有「受之人」(向他人學習),最終成為了平庸的人。

近日思考傅偉中老師提出的24項「天賦潛能」,這「潛能」兩字用得真好!「潛能」必須開發,最終才可以成為有用的「才能」。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出了一個心算神童,因為他名字中有一個輝字,大家都稱他為「神童輝」。他上過電視直播節目表演心算,節目主持人讀出算題,神童輝聽完後立即給出答案。另一邊廂有人操座枱式電子計算機,他剛完成了輸入,待要讀出結果時,神童輝已搶先給出答案。後來神童輝還參演過電影。或許他的家長有點似方仲永父母把兒子當為搖錢樹;或許他們自身讀書不多,不知道該怎樣栽培小孩;也或許神童輝一直沒有遇上明師,沒有得到「度身訂做」的培訓方案。神童輝上了中學之後,數學科的成績也沒跟得上,這極可能是因為學校以英語授課惹的禍。最後一次在電視熒光幕出現,是報道昔日的神童長大後從事養豬工作。

神童輝最初表現出的數學強項是「四則運算」(即加、減、乘、除),初中數學科的學習重點卻是代數和幾何等專門科目,心算對於這階段的學習其實幫助不大。數學科再讀上去,甚至會愈來愈抽象、愈來愈脫離現實人生,有些專科甚至計算的少、說理的多呢!

加德納(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有「數理邏輯」(Logical/Mathematical)一項。這個說法也實在太過寬泛了!數學與邏輯思維相關,但也可以只通其中一項。有些人數學科的成績很好,日常思維卻可以不管什麼邏輯或理性;純數學讀得好的人,甚至有些會出現生活細節不能自理,或者言行舉止總是怪怪的!另有些人分析事物可以說得頭頭是道,卻同時是個「數字盲」而數學科經常不合格。

傅老師的「天賦潛能」分得很細。與邏輯思維、理性思維相關要再分門別類了。今回談談與「數理」相關的兩項。

一是「計算潛能」。計算能力強的人,從事數理化行業,或會計、審計、精算等專業有優勢。

一是「數字潛能」。這跟「計算」未必有直接關係!重點在於對數目、數量特別敏感。這在一般行政人員、機械操作技師,以至大額投資項目就很吃重了!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不必數學科成績好,也不必計算能力很強。他日常的商業決定,較多取決於旁人交出來的準確財務報表,就能從數字之中,找到合適的資金調度。

十多年前,香港又出現一位數學神童,未足10歲就上大學主修數學。現在年過二十,已有博士學位,從事「博士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