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早前疫情最嚴峻時,不少檢疫中心以高薪聘請人手,但隨着疫情回落,員工「身價大跌」,其中竹篙灣檢疫中心約80名外判保安員表示,被外判商解僱,卻未有補足補償,員工染疫隔離期間的病假工資更被剋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等接到工友求助後,與衞生署交涉,並批評政府外判商帶頭拒付員工隔離期間病假工資,成為全港僱主壞榜樣。衞生署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已按照相關合約安排支付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外判保安服務的費用,合約訂明承辦商必須遵守所有與履行服務合約有關的法例。如有違反有關的法例,衞生署會按合約條款作出適當處理,其中在政府採購政策的「禁止投標機制」下,若承辦商違反與勞工權益有關的指定條例,在定罪日期起計5年內,該承辦商的投標建議將不獲政府考慮。勞工處表示,已聯絡有關僱主了解情況。
月薪變日薪 扣強積金無開戶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郭偉强、香港護衛及物業管理從業員總會近日收到約80名竹篙灣檢疫中心外判保安員的求助指,被僱主解僱。有員工表示,他們雖然以月薪形式受僱,但當值安排通常是臨時排期,一周有時休息數天,忙起來又連續工作幾天,但並無加班費。公司一直以不定時方式,把部分薪金轉賬予僱員,而僱員於每月結算後發現薪金轉賬總額與工作合約不符,變相是將月薪員工變日薪制出糧。同時,僱主由員工入職開始便每月從薪金中扣除僱員5%的強積金供款,可是員工離職時,僱主都未曾為員工申請強積金戶口。
工友Frankie於1月底受聘,上月初快檢陽性後只被通知隔離停工,沒任何支援。他曾到聯合醫院排隊12小時,醫生也只發出3天的病假紙,隔離令要他自行申請。「當時感覺十分無助,我和工友冒着那麼大風險照顧染疫者,被感染卻無人理會。」另一名工友表示,「我哋係為了高工資,才冒風險在竹篙灣工作,現在說炒就炒,手停口停,連隔離期間的病假工資都拿不到,感到十分彷徨。」
香港護衛及物業管理從業員總會主席麥億昌表示,雖然竹篙灣入住率大跌一半以下,但外判保安合約不會因此中途停止,合約期滿前不會因此裁員。只是因為早前疫情嚴重時難請人,外判公司被迫高薪請人,現在疫情回落請人容易,懷疑為節約成本而解僱目前這批高薪員工,改派低薪員工替代。工會將全力協助欠薪工友討回應有薪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