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上一期討論卡塔爾世界盃之際也談及香港足球,一些朋友向我反映「香港足球已經無得救,其實中國足球也沒得救了」,我則不同意,只要有好計劃、好方案,加上有心、有熱誠的執行者,假以時日一定會成功。不可否認香港足球這十年八年真的每況愈下,而中國內地足球圈也與香港足球圈一樣浮浮沉沉,一些輿論甚至認為「中國足球未來20年內也沒有希望,也別想踢進世界盃決賽周」,有時不禁想,難道華人真的不大適合去組織管理足球嗎?回想中國北京於2015年成功申辦冬季奧運會後,先開始推動冬季運動,滑雪、滑冰,到今年估計已經有3億國民玩冰雪上運動,而且北京冬奧成績也很好,如果用這股力量推動足球,把足球人口倍增,中國足球也不會成今日境況吧?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發起足球夢,各省市中超聯賽隊伍向外國招兵買馬聘請外援,來者全是國際一級球星,加上本土球星,每隊班費也以億元人民幣計。以2017年最巔峰時為例,中超外援轉會費高達4.03億歐元,當時球市暢旺,連中甲球隊班費也以千萬元人民幣計。球隊支出天文數字,收入靠什麼呢?賽事入場券、商品贊助、電視版權轉播費(2016年~2020年中超電視版權為80億元人民幣),贊助方面如廣州恒大,共投放29億元人民幣支持球隊,既有超級球星,球賽亦精彩,入場球迷也多,門票收入便也可觀。而當年廣州恒大也奪下亞冠盃冠軍,代表亞洲踢世界冠軍球會盃與勁旅拜仁慕尼黑比賽。球市氣氛好,下一步便是期待在球星外援帶領下中國球員球技日趨成熟,奈何每當國足出賽成績也未達理想,甚至面對香港隊世界盃外圍賽也未能獲勝,真不明白原因何在。

上屆中超一些球隊主要因贊助商離開或減少贊助等經濟關係致球員欠薪,如廣州恒大只贊助1,500萬元人民幣,蘇寧、萬達、華夏幸福等大商品也一一退出,而2021年~2023年中超電視版權下跌至2.4億元人民幣,加上中國足協定下球員限薪令,本地球員年薪限300萬元人民幣,外援限200萬歐元,這個情況使6隊球隊退出中超,外援離開,本地球員更好像跌落谷底,使足球圈更難發展。而參與亞冠盃的球隊也只派一些年輕球員作賽,亞冠盃覺得中國球隊只是敷衍,未盡全力派正選球員作賽, 並不尊重亞冠盃。

中國足球圈的混亂局面很難在此與大家一一細數,如果以企業去營運足球隊,不外乎發掘足球員、競技水平、球隊文化、教育、科技研究、市場管理、傳媒發放、資本控制等等。有人問,挑選一批身體質素好的青少年,從小訓練,天天練波,這樣不就可以去到世界盃嗎?這個是不切實際的,一定要提高本土足球氣氛、增加足球人口,作為足球行業的每一個從業員更應該自重和自謙,用熱誠、用心去面對足球,這樣足球才可持續發展,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