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利用假官方文件展示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警方揭發今年至今最大宗利用疫情作幌子的假冒官員電話騙案。一名身家富裕的家庭主婦去年中接獲由騙徒假扮中聯辦人員電話,稱她涉及內地發放虛假新冠疫苗資訊案件需接受調查,先後被要求登入虛假網站輸入個人及銀行資料、14次按指示攜同偽造投資合同書到銀行過數、5次與假扮公安的騙徒會面被盜取手提電話一次性密碼(OTP)轉賬等,結果被騙足10個月合共損失6,500萬元。本月初,騙徒進一步欲詐騙事主丈夫時,終被揭發報案。

據了解,被騙女事主姓沈(40歲),是一名家庭主婦,與做生意的丈夫租住美孚新邨一單位,由於繼承祖父遺產及有樓收租而家境富裕。這宗長達10個月的電話騙案,始於去年6月女事主接到一名自稱「中聯辦官員」的電話,指她涉及內地一宗發放假新冠疫苗資訊案件,並提供一個假冒的中國人民檢察院網站的網址,要求她輸入個人資料及銀行戶口密碼等,以協助背景審查。

女事主信以為真,遂按指示登入網址洩漏個人及銀行戶口資料。其後,4名假扮公安的騙徒由去年6月至8月期間先後5次相約女事主見面,並向她提供手提電話,要求她插入自己的電話卡以配合內地執法機關調查,包括以知道其行蹤及隨時致電聯絡,但騙徒真正目的,是藉此取得一次性密碼(OTP)操控其銀行戶口。騙徒又向女事主提供偽造商業投資合同書,以便女事主按指示到銀行大額轉賬時被查詢作解釋,以逃避銀行職員審查。

女事主在深信不疑下,由去年6月至今年3月底為止共14次按指示攜同偽造合同書到銀行過數,不單被騙光祖父遺產及將物業加按貸款外,更以丈夫生意周轉不靈為藉口向母親借錢。先後被騙過數4,500萬元及被操控戶口轉賬1,900萬元,令女事主「一鋪清袋」,但騙徒仍未罷手,還想進一步向她丈夫詐騙。

剛過去的周日(3日),當騙徒透過電話與女事主丈夫溝通時,隨即被揭發是電話騙案及報警,結束長達10個月的電話騙案。女事主合共損失6,500萬元,屬今年至今最大宗電話騙案。警方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處理,交由深水埗警區重案組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今年1月共接102宗電話騙案

警方表示,今年1月共接獲102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19宗或上升22.8%,損失金額4,300多萬元。102宗電話騙案中,假冒內地官員及「猜猜我是誰」的電話騙案各佔51宗,但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最為危險,因為犯案過程中涉及操控受害人銀行戶口,可以令受害人「一鋪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