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發生多宗山火,消防員努力撲救。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昨日是疫情下的第三個清明節,市民在全港多處掃墓祭祀先人,惟因天氣乾燥,加上有人懷疑遺下火種,引發多處山火,其中在元朗大樹下西路山坡一度出現兩條「火龍」,需消防員到場撲救外,亦需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投擲水彈協助,幸無人受傷。消防處指,截至昨午共接獲12宗山火報告,呼籲掃墓人士小心山火,拜祭後切記不要留下火種。

昨日早上約10時,消防處接獲多個報告,指在元朗大樹下西路近香港機械模型會的山坡發生山火,冒起濃煙。隨後大批消防員到場,證實共有兩條分別長約10米和15米的「火龍」,火乘風勢正向兩邊山頭蔓延,一度接近附近貨倉。

消防員隨即開動一條喉射水灌救,另有消防員則手持火拍登山撲火。由於現場山火面積在風勢下不斷擴大,其間一架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奉召到場來回多次投擲水彈協助救火,直至下午大致將火勢控制,附近貨倉無需疏散。由於附近有多個山墳,初步不排除山火是由市民掃墓遺下火種所致。

消防處發言人表示,昨日清明節天氣乾燥,截至中午12點共接獲12宗山火報告。呼籲前往掃墓人士應小心山火,切勿留下火種。

天文台則在昨日清晨6時發出紅色火災危險警告,上水、打鼓嶺、流浮山和石崗等多處新界北部地區,均錄得相對濕度在38%至48%左右,而尖沙咀和港島區的相對濕度則維持在53%至60%左右,紅色火災危險警告至晚上仍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