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兩年,第五波疫情更經歷面對每日逾萬宗確診,以及令人難過的死亡數字,每名香港巿民或多或少都累積了不少壓力及困擾。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早前開設了心理支援熱線 5181-5501,以協助在疫情下有需要紓解壓力的市民。協會的資料顯示,熱線於最近一個月接獲173名市民在心理方面求助,有近14%求助者甚至出現自殺傾向行為,當中的三分一求助者是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餘下的三分二則是受「限聚令」等社交距離措施影響,未能與家人見面而產生自責或擔心。
協會建議特區政府採取動態復常方式,盡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容許已接種三劑疫苗及康復者可恢復正常生活,可以外出食飯、旅遊,到戲院及出席大型活動等。協會認為,動態復常可令大部分市民回復身心健康,減低自殺率,又相信措施有助推高新冠疫苗接種率。
仁大設熱線及網上心理支援
另外,香港樹仁大學輔導暨研究中心昨日亦推出抗疫心理輔導熱線「仁心熱線」及網上心理支援服務,聯同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以及香港學校輔導專業人員總工會,向受疫情影響而感到情緒困擾的市民提供免費支援。計劃包括電話熱線服務及網上心理支援服務兩部分,提供情緒疏導、家長管教諮詢、提升親子關係策略、疏導DSE考生壓力等服務。其中「仁心熱線」2717-8637於周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3時提供服務。至於網上心理支援服務則每節30分鐘,接受網上預約,或由電話熱線服務及其他疫情支援熱線機構轉介。
抗疫心理輔導熱線的輔導員由經過培訓的輔導心理學系學生及畢業生,和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註冊輔導員擔任。網上心理支援輔導員則包括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及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註冊臨床督導。
負責籌備項目的樹仁大學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余鎮洋及章景輝表示,近期疫情嚴峻,部分市民可能開始出現疑病症病徵,擔心或覺得自己出現健康問題,害怕外出而斷絕一切社交,甚至一天內重複進行快速檢測,影響日常生活。而隨着抗疫時間延長,市民或會感到抗疫疲勞,容易沮喪、暴躁,甚至引發家庭衝突或家暴,加上中學文憑試考期臨近以及中、小學與幼稚園復課在即,一些家長及學生的焦慮及壓力或會增加,期望熱線可幫助有需要的家長和學生疏導負面情緒,並建立正向應對壓力技巧,應對各類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