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語言區域受損症狀 在美較柏金遜症常見
曾主演《虎膽龍威》系列等電影的荷里活動作巨星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的家人前日發聲明,表示布斯韋利士因為患上失語症(Aphasia),認知功能受到影響,決定退出影壇。消息轟動全球之外,亦引發外界對失語症這種所知甚少疾病的關注。專家指出,失語症是腦部負責語言區塊受損的症狀,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中風、頭部受傷或退化性疾病,據報失語症在美國比柏金遜症和肌肉萎縮症更為常見。
布斯韋利士家人的聲明寫道:「致布斯韋利士的支持者,身為家人的我們想要告訴大家,我們深愛的布斯韋利士持續面臨一些健康問題,最近被診斷罹患失語症,正影響他的認知功能。」聲明說:「因此,幾經深思熟慮,布斯韋利士將離開對他意義重大的職業。對我們的家庭而言,這是一個相當具考驗性的時刻,我們非常感激你們一直以來的愛護、憐惜與支持。」
布斯韋利士的病情亦引起外界對失語症的關注。根據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資料,失語症是指因大腦受損而引起的語言障礙,其中以左腦受損的病人有較大機會患上失語症。患者的語言理解、表達、閱讀及書寫能力,甚至社交用語亦可受到影響。
中風或頭部受傷引起最常見
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醫院神經科專科醫生博塔表示,失語症並非先天性疾病,最常見的肇因是中風或頭部受傷。專家強調,雖然失語症會影響言語和書面文字的產生和理解,但通常不會影響智力。根據美國全國失語症協會,失語症困擾約200萬名美國民眾,比柏金遜症、腦性麻痹或肌肉萎縮症更為常見,但很多人都對這個疾病所知甚少,曾有調查顯示只有不到9%美國人知道什麼是失語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認知科學家拉普指出,雖然失語症通常由中風等一次性事件造成,「還有其他可能性,像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損害會持續進行,治療重點放在預防進一步喪失功能。拉普說,掌管語言的大腦系統是「非常複雜精密的機器」,牽涉選擇正確字詞、適當嘴型來發音,並在另一端聽取和解讀它們的意思,每個人偶爾都會有難以找到正確字眼的時候,「但你可以想像,對失語症的人來說,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病情分兩大類 或常說無意義話語
醫學界主要將失語症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流暢失語症」(又稱接受性失語症)和「非流暢失語症」(又稱表達性失語症),並根據症狀和腦部受損情況再細分為不同種類。
非流暢失語症最常見的是「布洛卡失語症」(Broca's Aphasia),通常是因為左腦額葉部分受損導致,患者一般可以理解他人言語,但難以說出完整句子,患者身體活動能力亦可能受影響。至於流暢失語症最常見則是「韋尼克失語症」(Wernicke's aphasia),患者通常會說出冗長但難明且毫無意義的句子,亦會在言談間加入自創和多餘的詞彙,並可能難以理解其他人的說話。除了這兩大類外,還有一種叫「廣泛性失語症」(Global Aphasia),患者腦部大部分語言相關位置受損,導致4大語言能力──表達、理解、閱讀和書寫嚴重下降,無法與人溝通。目前未知道布斯韋利士所患的失語症是哪一種。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