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料生效罰款達數千億元 勢改變Meta等營運模式

歐洲議會前日就《數碼市場法》達成協議,將實施新禁令打擊大型科企壟斷市場,包括應用程式開發商無須通過蘋果公司的App Store,亦可向用家提供服務, 違例科企可被判處數百億美元罰款,相當於數千億港元。歐盟多年來出招監管科企,法案預計明年正式生效後,勢必迫使科企巨頭改變營運模式,亦可能使新規例在全球廣泛應用。

新法案適用於市值達到750億歐元(約6,455億港元)、年營收達75億歐元(約645億港元)且每月用户至少4,500萬的大型科企,法案仍需經歐洲議會全體表決和歐盟27個成員國代表許可,估計在明年1月1日生效。法案目的是要制訂明確規定,阻止科企損害競爭對手,當局今後將無須就反競爭行為展開漫長調查。這類調查過程以往經常變成曠日持久的司法戰,且只能對科企收入和市場份額帶來有限度影響,一旦新法通過,有關科企反競爭的主要舉證責任將不在監管機構身上,而是由科企主動提供理據,說明自己並無違規。

搜索平台禁優先列自身產品

根據法案,科企在旗下平台搜索結果上,不得將自家產品和服務的排名排於其他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前,意味Google不能刻意推高自家網絡瀏覽器或電郵服務的排名,亞馬遜亦不可優先列出自身產品,避免第三方賣家利益受損。

法案同時禁止科企將旗下服務使用方式綑綁起來,又要求企業需便利用家,讓他們容易將個人數據從不同平台之間轉移,例如Meta不可要求用家先開設Facebook(Fb)賬戶,才可使用通訊程式Messenger。

iPhone可刪Safari等預設程式

在新法案下,蘋果需容許程式開發商無須通過App Store,亦可向iPhone用家提供服務,意味蘋果可能損失龐大分成收入。蘋果主導iPhone作業系統的能力亦會被削弱,用家將獲准刪除Safari瀏覽器等蘋果預設安裝程式。違規科企會被判處罰款,金額最高可達到年度收入的10%,如果多次違例,罰款比例將提升至年收入的20%,同時會被禁止進行部分收購案。

代表科企的游說團體指出,《數碼市場法》主要針對美國公司,形容法案充斥偏見、難以具體實行,且會阻礙歐洲科技創新。蘋果則表示,新法案不必要地損害用家的私隱和安全。

歐洲智庫「歐洲改革中心」研究員麥爾斯認為,《數碼市場法》是首個全面促使數碼市場加強競爭的舉措,其他國家政府可能仿效或加以參考。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