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醫管局管理的亞洲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在內地派出近400名醫療隊協助下,病人護理能力迅速提升,接收病人的能力也明顯改善,由早前僅接收250名病人,短短一周內大幅提升至350名病人。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日表示,內地醫療隊已全面投入工作,兩地醫護合作無間,該設施短期內的接待能力還會大幅提升,有效降低長者重症風險。

在昨日抗疫記者會上,高拔陞表示,非常感謝內地援港醫療隊的支援,他們上周才陸續到埗,經過僅約半天時間就迅速熟悉環境和設備,並立即投入工作,與香港醫療團隊合作無間,令亞博館接收病人能力大幅提升。

他說,現在每一天,兩地醫護24小時在亞博館提供支援及醫療配套,每一天都會有醫生巡房,兩地醫療團隊一起進行定期的臨床討論會議、服務安排等,已經合作成為一個團隊工作,整體服務得到明顯提升,譬如每天為病人照X光,都能立即有香港或內地放射專科醫生「看片」,內地醫療隊亦會幫忙撰寫相關報告,治療效率明顯提升。

隔離病床超過11000張

由於疫情平穩下降,以及醫管局接診新冠病人能力大幅提升,再無以往大量新冠病人長時間滯留急診室的情況。高拔陞說,過去數周醫管局增加很多隔離病床,藉着將普通病房改為負壓隔離病房,現時隔離病床增加逾50%、超過11,000多張。

伊利沙伯醫院及多個醫院改為專門照顧新冠病人的定點醫院,集中醫療資源,已基本能收治所有需要入院的新冠病人。目前大約有9,000多名新冠病人在醫管局各隔離病房留醫。

疫情最嚴重時,在各醫院等候入院的新冠病人接近2,000人,現在已大幅改善。高拔陞說:「以今早(昨日)為例,醫院管理局各間急症室,加起來等候超過12小時的(病人),少於100位。早前情況較困難的伊利沙伯醫院,之前最高峰時,可能有300多位至400多位病人需等候入院,但我們今(昨)早看到的等候入院病人只是個位數字。」

至於全港23間新冠指定診所,高拔陞透露每天可提供逾4,000個預約名額,本月中時每天接診約3,900人,現在回落至約3,300人,有足夠接診能力。基於長者優先原則,當中一半預約優先提供給長者病人。

他說,目前香港引入的兩種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繁殖的口服藥,迄今已提供給15,000名病人。高拔陞呼籲60歲以上長者,有長期病患、免疫力低下患者,以及沒接種疫苗的有症狀患者及早向診所預約,處方使用這兩種新冠口服藥,能有效降低重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