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確診數字居高不下,醫療系統超負荷運作,不少輕症的確診者只得在家自行隔離,採取「自救」。大公文匯全媒體刊發由讀者Gavin Zhang供稿的《一家五口的抗疫日誌》,分為上、中、下三篇,介紹其一家五口先後中招、居家治療以及最終康復的經歷,希望可以幫助到在家隔離的確診者,為抗疫出一分力。

文/Gavin Zhang

(六)雨水節氣  小孩和媽媽病徵初顯

今天是2月19日,星期六。港府公布當日新增確診6063宗,另有約7400宗初步確診。

昨天晚上睡得比較沉,一覺醒來快到9點。照例先問詢一下身體狀況,小孩奶奶和小孩爺爺都說感覺不錯。小孩爺爺夜裏沒有再起熱,也沒有出現讓人擔心的嘔吐現象,就是說話時鼻音還比較重。我自己除了感覺疲乏倦意、嗓子乾澀之外沒有其它不適。小孩奶奶說,昨天夜裏她注意到我們3個人咳嗽的次數也明顯減少。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繼續。

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網絡圖片)

小孩媽媽和小孩那邊,還是最讓人擔心的。早上醒來,看到小孩媽媽凌晨4點多發來微信,說「睡不着了。吃了一個退燒藥,喝了兩包金銀花顆粒,燒退了,身上不疼了,頭也不疼了,就是睡不着。」估計是昨天夜裏又感不適加重了,就起來用了藥。打視頻電話過去,小孩媽媽已起床,說喉嚨特別疼,說話、喝水都疼,先在客廳裏做快速測試,我在視頻裏問「小孩怎麼樣」,沒等她回答,小孩在臥室裏大聲搶答「沒事兒,沒事兒」。聽聲音狀態不錯,小孩媽媽也說小孩狀態沒有異常。

快速檢測多為「抗原」檢測。小孩媽媽和小孩的快速檢測結果,藍色「單道杠」意味着在「抗原」檢測的評判標準下,兩人的取樣結果顯示是未有感染跡象的「陰性」。(讀者供圖)
快速檢測多為「抗原」檢測。(資料圖片)

小孩媽媽和小孩自測的結果出來了,兩人都還是「陰性」,期待奇跡一直維持下去。但小孩媽媽持續了兩天的不適,很符合「中招」的症狀,或者說是「中招」的前兆。同曹總溝通了情況,考慮到潛在風險的未知,決定從今天起讓小孩媽媽增加用藥量,由原來的「一天2次、每次1支」提升到「一天2次,每次2支」,爭取不出現由「陰」轉「陽」的情況。

下午不放心小孩媽媽和小孩,視頻了解最新情況,小孩媽媽說嗓子還是有被什麼東西糾纏住的感覺。小孩還好,問「感覺怎麼樣」,回答「沒事、沒事」;追問「有沒有什麼不舒服」,回答「沒有、沒有」,然後嚷着「做霧化、做霧化」。經過幾天的實踐,小孩已經完全接受霧化,並且可以自己手拿霧化器自行吸入了。囑咐小孩媽媽利用小孩自己霧化的空檔再做一次檢測,不同於早上從鼻腔取樣本,這次就從感覺難受的咽喉部位取樣,同早上的結果做個對比驗證,跟進一下最新情況。下午5:17,小孩媽媽反饋,結果還是「陰性」。忐忑的心,暫時還可以踏實一陣子。加油,一定堅守住!

今天還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情。與前兩天提到的話題有關,因為疫情的原因,內地與香港的物流通道受到嚴重影響,已經發貨的「樂復能」何時到港成了未知數,這兩天的應急用藥都是曹總從東家「召回」一支、從西家「徵用」一支這麼湊出來。下午1:50,曹總發來信息「找到兩盒藥,馬上安排閃送」。感覺兩盒藥到手,明天用藥可無憂。內心歡喜,安心等待。下午3:48,曹總打來電話問詢「收到沒有」,答曰「還沒有」。大約5分鐘後,有電話打入,說是送貨的,解釋說今天下雨路上有點堵,稍晚一會到,回覆「不急」。過了一會手機又響,曹總打來的,「有個突發情況,有一位朋友也不幸中招了,剛剛打電話過來找樂復能救命,這兩天香港朋友處的零星庫存藥都被我們搜刮回來了。這樣,一會兒兩盒藥送到,你留下一盒,先均出來一盒支援那位朋友應急」,「收到,明白」。4:30左右,藥品送到,留下1盒,囑負責送藥的將另一盒送曹總處。晚上,曹總反饋信息,「樂復能」已在另一個地方履行治病救人的使命,受益者又多一人。聽後,心中甚慰。

總體來看,今天一天全家5口整體表現都不錯。小孩奶奶沒有什麼不適,今天晚上做了一次檢測,結果暫時還是「陽」,但感覺離轉「陰」越來越近了。小孩爺爺下午有一陣子體溫較低,維持在35.5度左右,分析可能是氣溫偏低、飲食較少、代謝緩慢所致,自我感覺還好,其它暫無大礙。我除了鼻音重、有倦意外,其它都好。小孩一切也都好,這兩天也給他特殊關照,讓多看了一點動畫片。唯一的擔心是小孩媽媽一整天都是嗓子疼,但一天兩次的抗原檢測都顯示是「陰性」。希望她的嗓子疼,僅僅是嗓子疼,與病毒無關。

睡前檢視,5人體溫都正常,除小孩媽媽嗓子疼痛外,其他都好。期待小孩媽媽和小孩的陰性結果能繼續保持,期待明天一切都更好!晚安這一天!

(七)全家「淪陷」 一家五口全員參戰

今天是2月20日,星期日,港府公布當日新增確診6067宗。

今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讓小孩媽媽給她和小孩做檢測。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小孩媽媽和小孩雙雙「中招」。知道這個結果大概率是會要來的,畢竟5個人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裏待那麼久,感染是正常,不感染是奇跡。但從前天到昨天,檢測多次還一直顯示是「陰性」,內心還是期待着小孩媽媽和小孩能平安闖關。小孩爺爺、奶奶和我也做了檢測,結果沒有出現期待中的陰性,驚喜沒有出現,但也在意料之中。至此,全家「淪陷」,5人全部參戰。

出現兩道線,意味着小孩同媽媽也「淪陷」了。(讀者供圖)

得知小孩媽媽和小孩的檢測結果,小孩奶奶哭了,擔心、傷心和自責混雜的那種。扶小孩奶奶坐下,想辦法安慰着她,小孩爺爺說「哭吧、哭吧,憋太久了,釋放一下」,明顯看得出小孩爺爺心裏也很難受。平復下來,想下一步該怎麼辦。給內地有一線抗疫經驗的醫生朋友打電話,問詢這種情況下,3人屬於感染後的恢復期,2人屬於剛測出感染,可否相互走動,答覆是「可以的」。於是決定,我回到小孩媽媽和小孩那邊,陪伴小孩媽媽,一起照看小孩。

香港2月中下旬濕冷濕冷的,取暖設備也難得地派上了用場。(讀者供圖)

昨夜至今早,從自身感覺來看,小孩奶奶說睡覺時有點氣喘,說不嚴重,就繼續觀察,其它都好;小孩爺爺說昨天夜裏一直沒有睡好,猜想可能是思想壓力大所致,其它都好;我基本還好,就是感覺有點缺覺;小孩媽媽還是延續持續了兩天的嗓子疼,結果轉陽,其它沒有改變;小孩依舊是說自己「沒事沒事」,測量體溫也是正常,祈禱已轉為「陽性」的他能繼續堅挺,勇敢地戰勝體內的「怪獸」。

每人一天2次,每次2支,5人一天的合計用量是20支。藥品消耗量明顯增加。(讀者供圖)

隨着轉陽人數由3人變為5人,藥物的消耗量明顯增加。曹總的大批量藥還沒有到港,原本3個人的用藥都是東挪西借出來的,新增2位確診者,意味着又要增加一定的用藥量。全港尋藥、緊急馳援,上午12:30一盒藥被曹總從九龍東召回送到,下午5:15一盒藥從港島南直投送到,今天的用藥有了着落,還會略有結餘。期間,曹總也傳來好消息,期盼多日的兩件「戰略物資」終於送達家中,囑暫不啟用「康復中的減量用藥」備用方案,5人全部按「每次2支、每天2次」的治療方案繼續。

同一位師長交流,提到感染新冠的主要症狀,除了發熱、疲倦、嗓子疼、頭疼等之外,還有小孩爺爺曾經出現過的的嘔吐現象。但查看網上資料,嘔吐的症狀並不常見。回想當時的情況,當時看小孩爺爺很難受的樣子,就按照朋友圈醫囑讓小孩爺爺吃了連花清瘟膠囊,想讓他緩解一下不適,用藥後有了嘔吐。小孩爺爺說感覺連花清瘟藥太涼,刺激着嗓子不舒服,吃了兩次之後就不敢再吃了。恰巧晚上又看到一些資料,介紹連花清瘟膠囊的成分、藥效和使用禁忌,看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服用,還要因人而異、辨證施治。

連花清瘟膠囊的說明。(網絡圖片)

回顧一整天情況,今天小孩奶奶、爺爺和我進一步恢復中,感覺離勝利越來越近;小孩媽媽「中招」之後的表徵依舊是嗓子腫痛,雖是「中招」後的第一天,但病症已經持續了3天;小孩早上檢測出「中招」,我們的觀察和他自己的反映「沒事、挺好」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5:15給他量體溫,體溫已上升到38度,但精神狀態還好。6:20,仍是38度。7:15開始出現鼻塞,8點左右說肚子疼,量體溫還是38度。肚子疼並不是新冠的典型病症,有點擔心,好的是大約9點左右說肚子不疼了,懸着的一顆心才算放下來一些。持續體溫檢測至午夜,體溫還算穩定,發熱但不算高,38度左右,希望後半夜都好。今天的用藥情況,小孩奶奶、小孩爺爺、小孩媽媽、小孩和我都按每次2支、一天2次的治療方案持續。今天5人合計用藥20支。

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蔓延,主要疫區的感染數字每天都有不少新增。最新消息是,英國女王也感染了新冠,檢測結果是陽性。有熟知「樂復能」功效的師長說「先給女王寄兩盒」,這其中,有對「樂復能」的信任,有也對疫情早日退去的深切期待。20日夜,今天已成過往,新的一天見!

(八)大人安好  小孩症狀讓人揪心

今天是2月21日,星期一。港府公布當日新增確診7533宗,另有初步陽性病例6892宗。

今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仍舊是問情況、做測試。小孩奶奶、小孩爺爺反饋說除了半夜偶有咳嗽,其它都好。我依舊是鼻音有點重、嗓子有點乾,其它都好;小孩媽媽嗓子腫痛繼續,其它都好。小孩凌晨3:00體溫達到最高值39度,用了2.5毫升的布洛芬混懸滴劑後,體溫逐步恢復正常,一直熟睡到天亮。小孩奶奶、小孩爺爺和我3個人做快速測試,三個人的結果依然是「雙道杠」的陽性;與昨天檢測稍有不同的是,小孩奶奶和我的「雙道杠」中的「紅杠」印跡很輕微,且從沒有印跡到最終印跡顯現用時也較長,這或許是病毒量減少,或是情況轉好的表現。小孩爺爺的檢測,「紅杠」印跡還很明顯。小孩媽媽和小孩由於昨天首次檢測為陽性,理論上不存在一天就轉陰的可能,就沒有做快速測試。

希望紅色線條的變淺、變淡意味着轉陰時刻就在眼前。(讀者供圖)

白天收到了一些來自領導、同事、知情親友和師長老鄉的關心問候,給予了信心和力量、溫暖和希望,一併記在了腦中,刻在了心中。回顧一整天情況,今天小孩奶奶、小孩爺爺和我進一步恢復中,特別是從今天早上的檢測結果來看,小孩奶奶和我有望領先。晚上10:00,小孩奶奶和我又用檢測包進行了自測,紅色線條比早上來得更慢、痕迹更不明顯,我同曹總說「基本可以宣布勝利了」。回頭來看,小孩奶奶按「每天2次、每次2支」累計用藥7天;我按「每天2次、每次1支」用藥4天、按「每天2次、每次2支」用藥3天。

晚上10:00,小孩奶奶和我又用檢測包進行了自測,藍色線條很明顯,紅色線條似有又似無,明天早上再測,期待紅色線條以後永不再見。(讀者供圖)

今天,小孩媽媽的喉嚨痛得到了初步緩解,但症狀還是沒有明顯消退,吃飯、喝水時依舊表情痛苦。小孩的體溫時有起伏,但總體來精神狀態還好。晚上10:30錄得小孩染疫以來的最高體溫39.3度,用了較早前養和醫院兒科醫生開出的「痛熱適」降溫,又用溫開水擦拭頭、手、腋下,體溫慢慢下降。11點多,小孩有些哭鬧,染疫兩天來第一次說「不舒服、鼻子不透氣」。媽媽按穴位、爸爸喂餅乾、手機裏播放着《啦咘啦哆警长》的故事,慢慢終於安靜下來。

今天的用藥情況,5人都按「每次2支、每天2次」的治療方案進行,5人合計用藥20支。

(九)勝利到來  最先兩人成功轉陰

今天是2月22日,星期二。港府公布當日新增確診6211宗,另有初步陽性病例超過8000宗。

有了之前幾天的恢復或「抗爭」基礎,今天是充滿期待的一天——期待小孩奶奶和我確定轉陰,期待小孩爺爺持續向好加快轉陰,期待小孩媽媽喉嚨疼的症狀持續減輕,期待小孩今天開始不再發熱。

早上,家裏的快速檢測試劑只剩下了最後1個,新的檢測試劑要到下午才送過來。利用僅有的1個給小孩奶奶做了檢測,檢測結果是期待中的「陰性」,好消息!期待新的檢測試劑盡快到來,自己也體驗一下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快樂。下午4:30,用新到的檢測試劑給小孩爺爺和我做了檢測,小孩爺爺依舊是雙道杠的陽性,而我,已經迎來了期待中的陰性。至此,5人中的2人已成功轉陰。

左為小孩奶奶上午檢測後所攝,右為我下午檢測後所攝。略帶有儀式感地以白色打印紙做底,紀念特殊時刻。(讀者供圖)

上午,曹總打來電話,告知昨天有一批從內地過來的物資已順利抵港,身邊的老鄉群體也將逐步得到樂復能的保護,昨天上午從老鄉處應急「召回」的兩盒藥也安排人完成了「償還」。在疫情失控的當下,樂復能代表的是疫情期間的一份安全。還有一個消息是,「樂復能」首批物資已經到港,相信受益的人群將越來越多。

回顧一整天的情況,今天小孩奶奶和我由陽轉陰;小孩爺爺雖然檢測還是陽性,但感覺轉陰在最近一兩天內應該會發生;小孩媽媽嗓子疼痛的症狀明顯減輕,嗜睡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徵;小孩今天一天沒有發熱,鼻塞症狀也基本消失。一切向好,持續向好!今天的用藥情況,小孩爺爺、小孩媽媽、小孩3人依舊按「每次2支、每天2次」的治療方案持續。小孩奶奶和我因為已經轉陰,按照「每天1次,每次1支」的劑量繼續強化,掃一下尾巴。今天5人合計用藥14支。期待用藥量盡快下降,把更多的資源投放在更有需要的人身上!

朋友圈今日熱傳的一幅圖片,說是「現在的疫情中除了中國內地站着,其他國家都選擇了『躺平』。最辛苦是香港,一直在做仰臥起坐」。祝願香港盡快好起來!

(十)安心等待  等待是抗疫基本功

今天是2月23日,星期三。港府公布當日新增確診8674宗。科創局副局長鍾偉強初步確診,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快速測試呈初步陽性。

今天的主題是「等待」——等待着小孩爺爺檢測結果轉陰,等待着小孩媽媽和小孩持續向好,等待着前期有聯繫的病友都能有好消息傳來。

早上起來,例行問詢情況,家中5口人昨天晚上均沒有異常,症狀在消退,保持住已有成果就能勝利。給小孩爺爺、小孩媽媽和小孩做了快速抗原檢測,3人依舊呈陽性,沒有驚喜,但也沒有意外,到了抗擊病毒的後半程,除了繼續用藥,餘下的只能是等待。

今天也有不好的消息傳來,下午4點多,朋友W說他不幸中招了。可能已經接受了隔三差五就有身邊的人倒下,他倒顯得沒有那麼恐慌,通話問詢發病的主要症狀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感覺他已能坦然面對了。從人與病毒有力抗爭的角度看,坦然面對應該算作對付病魔的第一步,事已如此,躲也躲不掉,總得積極面對。將之前幾日的抗爭經歷與他分享,期望對他能有一些幫助。

晚上7點多,與同住一棟樓的一位大哥通電話,得知樓下一位朋友家裏的老人也出現了情況,心立刻揪了起來。因為根據自家經驗,從香港普遍擁擠的居住條件來看,一家一人感染往往最終會牽連全家。另外,同住一棟樓,雖然現在已經無法推論是什麼原因誘發的感染,作為一棟樓的最先感染者,內心無疑還是很愧疚的。發微信過去,「抱歉,連累你們了!」電話隨即過來,「不要有這種想法,誰也想不到的事,現在感染的途徑太多了。」內心滿是感動和溫暖,疫情當前,共患難,不抱怨,抱團取暖。隨後,將抗疫的經歷完整分享,希望能對他有所幫助。

疫情氾濫的當下,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希望沒染疫的加倍小心小心再小心,已染疫的一定要堅強、勇敢、充滿信心地去面對。翻看消息——韓國增逾17萬宗新冠確診病例,疫情以來最高;新加坡新增2.6萬多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打破本月創下的單日1.9萬多宗的紀錄;歐盟成員國通過,下月起容許已接種獲歐盟及世衞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一副「躺平」接受的樣子。700多萬人的香港、14億人口的內地,如果「躺平」放任病毒肆虐,那將是一副多麼恐怖的模樣?!

朋友圈裏的疫情主題創作,飽含對疫情盡快過去的期待。(網絡圖片)

今天,小孩奶奶和我停止用藥,小孩爺爺、小孩媽媽和小孩依舊按照「每天2次、每次2支」的劑量霧化治療。但由於小孩第二次霧化開始後不久睡着,小孩媽媽遂用餘下的藥量給自己做了霧化,故全天合計消耗10支。

臨近11點,睡覺,晚安,明天見!

(感謝讀者Gavin Zhang供稿,點新聞將於下午刊發第三篇,敬請關注)

更多閱讀:

疫下自救|一家五口的抗疫日誌(上)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