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窮困時,人大多很迷茫,於是跑去占卦算命,希望得以指點迷津,從而改變現狀。奈何世間上「老作」與「冇料充代表」的江湖術士多的是,所謂「指點」只不過是「老點」(亂指一通);到頭來依然故我已經不錯,最差的會去到行差踏錯兼闖禍!那究竟可做些什麼呢?

人算不如天算,留返個天嚟做

就插圖中的事件;發生後,不少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那對內地情侶如沒有來港購物,就不會發生該宗慘劇;又有人說,「企定定」(站立不動)也未必會「中頭獎」,被脫落鋁窗擊中頭部的機會比中六合彩還要低;有人指出,酒店清潔工清潔時打開窗戶是非正常程序,鋁窗脫落也非尋常,故慘劇的釀成實屬無奈;也有人指出,生死不能自決。

佛家認為生、老、病、死這四種順序的生命現象是人生必經之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沒病沒痛都會消失;廣東人就用上「該死唔使病」這一句來表示,要死是不用經過病這個環節的。

對於應不應該死這個課題,中國人傾向「 生死由天」,即是說上天要你亡你便劫數難逃,就算你有多強大的人力亦無補於事。如是者,「該死唔使病」還帶出了一個重要信息:

人生咁多變數,邊度驚得咁多

從命理角度:

你有得揀咩?/You don't have any choice !

避得初一,唔避得十五

「初一」可以借指今日,「十五」可以借指某一日;所謂「避得初一,唔避得十五」/「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就是說今日讓你逃避得過,不表示他日你也可以。簡單來說,「避得一時,唔避得一世」;以下諺語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閻王決定人什麼時候死,就得什麼時候死,絕不能遲緩片刻)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和尚能躲起來,可寺廟依然在那裏,所以別人仍可從廟中找到他。比喻無論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終究還是逃脫不了)

那就是告訴大家:

人世間有啲災難,你避得到咩?你走得去邊呀?

就徒勞無功、多此一舉或吃力不討好的情況,廣東人會說成:

嘥氣、嘥鬼氣

香港人會說成「嘥gas」。直接點的英文講法有:

A waste of time; A waste of effort; Of no consequence

間接點的英文講法有:

Work in vain; Prove futile

比喻式的英文講法有:

Beat the air; Catch shadows;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紐卡素是英國一個盛產煤的地方,用不着你運煤到那裏去!與捐錢給Bill Gates和李嘉誠沒多大分別!

「嘥氣」亦可以理解作「嘥彈藥」;英文也有個差不多的講法:

A waste of gunpowder to fire at the man in the moon

「嘥鬼氣」是「嘥氣」的加強版,有絕對多此一舉的意思。英文可以這樣說:

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ffort; A complete waste of eff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