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未散,俄烏衝突接踵而來,複雜動盪的世界更加波譎雲詭,攸關團結與分裂、對話與對抗、戰爭與和平的國際輿論角力。王毅記者會無疑成為中國回應質疑、爭取國際話語權的鋒線戰場。約80個記者位座無虛席,場外媒體全球同步轉播,27個問題逐一作答,逾100分鐘積極互動,69歲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以柔中帶剛、鮮明從容的一貫風範,擺事實講理據,向世人對比釐清國際舞台上個別大國的負能量和中國的正向擔當。
一個在「激化矛盾」 一個在「勸和促談」
烏克蘭局勢是整場記者會提問交集最多的話題。外國記者以 「您是否擔心中方因拒絕譴責俄羅斯會損害自身的國際地位」的提問,來呼應當下甚囂塵上的「中國責任論」。事實上,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一直在勸和促談,呼籲和平,始終站在和平正義一邊。王毅強調:「解決複雜問題,需要冷靜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別大國為維護霸權地位,重拾冷戰思維,製造陣營對立,進一步加劇動盪與分裂,讓本就問題纏身的世界雪上加霜。」
一個玩弄「地緣博弈」 一個致力「發展建設」
關於中歐關係,王毅認為,有些勢力並不願看到中歐關係穩定發展,編造所謂「中國威脅」,炒作對華競爭,鼓吹「制度性對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對抗。希望中歐雙方都對此予以高度警惕。在他看來,中歐合作已經幾十年風雨,植根於堅實的民意基礎、廣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戰略訴求,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任何勢力都不能也無法逆轉。
就印太問題,王毅直指,美方打着促進地區合作旗號,玩弄地緣博弈把戲;高喊回歸多邊主義,實際卻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聲稱要維護國際規則,卻試圖另搞一套自己「幫規」。而中國則始終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
一個「一走了之」 一個「人道援助」
去年,國際社會見證了美國從阿富汗匆忙撤軍的「喀布爾時刻」。王毅明確指出,「美國從阿富汗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給阿富汗人民留下深重的人道危機,為地區穩定帶來巨大的安全挑戰」。中方第一時間向阿富汗伸出援手。王毅7日再次承諾,將繼續追加新的援助,「我們正在籌備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願意為阿富汗長治久安發揮鄰國優勢,貢獻鄰國力量。」
在中東地區,中國發揮的始終是建設性作用。正如王毅所言,「中國從不謀取什麼地緣私利,更無意去填補所謂權力真空」。過去數十年,「正是因為一些域外大國競相干預中東事務,給中東地區和中東人民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傷害」。
一個「強權霸凌」 一個「抗疫救援」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方積極開展對拉美抗疫合作,迄今累計已向包括加勒比地區提供近4億劑疫苗和近4,000萬件抗疫物資。王毅還批評一些大國,把那裏當自家「後院」,推行強權政治、霸道霸凌。
面對分裂動盪和對抗加劇,世界將何去何從?「正確的出路就是在多邊主義旗幟下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王毅在記者會上引述習近平主席所說,「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兩會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