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晨 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財政能力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維護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礎。它決定了政府履行其常規職能和應對意外衝擊時所能調動資源的數量和類型。財政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受到制度安排和經濟結構的制約。財政能力建設與在健全制度和經濟競爭力方面的公共投資密不可分。

香港擁有高效和低稅率的稅制,以及成熟的行政和法律制度支撐,有能力維持穩健的財政基礎。過去兩年香港經濟在疫情之下面臨着巨大挑戰,但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再次展示了香港的財政韌性。

港財政儲備未來五年料超萬億

預計香港2021-22年度的財政盈餘約為189億元,到今年3月底,香港的財政儲備約為9,467億元。2022-23年度的財政收入及支出總額,預計分別為7,159億元及8,073億元。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的經常開支約佔總開支的60%,其中醫療開支增幅最大。中期來看,2023年至2026年期間,香港實質經濟增長率有望實現年均3%,預算均可錄得財政盈餘。至2027年3月底,香港財政儲備預計將超過1萬億元,相當於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28.9%。

按全球標準衡量,香港財政狀況非常良好,有相對充足的財政資源支持抗疫和實施逆周期財政政策。新預算預備了逾540多億元用於抗疫工作,包括加強檢測、疫苗接種、檢查、衞生服務和相關設施建設。政府將繼續提供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來為市民和中小企業紓困,包括多種形式的稅費減免,新一輪的發放消費券計劃,通過防疫抗疫基金(AEF)提供臨時失業支援等。這些措施都有助於香港緩解新一波奧密克戎感染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衝擊。

新的財政預算案也強調了政府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進行更多長遠投資的重要性。2020年,政府已決定從未來基金撥出部分資金建立「香港增長組合」,針對可以提升香港長期生產力和競爭力的項目進行戰略性投資。新財政預算案將進一步增加100億元撥給「香港增長組合」,其中50億元將用於設立新的「策略性創科基金」,其餘50億元則將用於設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

戰略性投資促港經濟轉型升級

在促進創新方面,政府特別將戰略重點放在生命健康領域,預留100億元資金支持這一領域的科技創新,包括硬體、科研人才、臨床試驗和數據應用各方面。政府亦將再撥出100億元,升級和擴充本地大學的醫療教學設施。此外,政府亦會向「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追加撥款2億元,資助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及全民減廢等優先領域的項目。此外,政府還將追加15億元,促進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安裝。

保障土地和房屋供應對香港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多元化至為重要。「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是解決香港土地供應瓶頸的關鍵舉措。「北部都會區」將提供大量可供創科用途的土地。政府會從未來基金的累計收益中撥出1,000億元,成立專款支持「北部都會區」的土地、房屋和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措施表明香港政府已經開始探索和實施一個輪廓日益清晰的產業政策和創新政策框架,發揮其財政韌性,利用各種金融化的政策工具和管道來支持其戰略性投資。這些中長期投資還有廣闊的公共需求和提升空間,有望在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當前環境下,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不僅是抗疫的必然要求,而且對促進經濟復甦和提升競爭力也十分重要。一方面,香港長期堅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原則,這是香港的優勢和美德;另一方面,香港現在面臨的特殊挑戰亦需要突破常規思維和採用大膽的政策措施。積極有為、靈活精準、與時俱進的財政舉措是香港應對疫情衝擊並在後疫情時代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