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大滯後,政府即日起簡化流程。圖為巿民排隊輪候檢測。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鰂魚涌社區會堂檢測中心昨日派發500個即日籌,開派半小時即派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海量個案積壓待覆檢 最長10日等不到結果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兇猛,昨日單日確診個案破萬,多達10,010宗,呈報個案逾2萬宗。在疫情急速擴散之下,不少自覺有感染風險,或身處強檢大廈的市民到多區的社區檢測中心接受病毒檢測,但等極都未有檢測結果。香港文匯報追訪各類受檢測結果滯後困擾的個案,有人等足十多天,其間如常外出,到接獲初陽結果通知時,已不知傳染了幾多身邊人。內地檢測人員已陸續抵港,火眼實驗室也投入服務,何以檢測仍大「塞車」?有檢測承辦商透露,化驗室檢測力已提升至每日能檢測數十萬個樣本,「樽頸」是特區政府部門覆核樣本需時,積壓大量待通知結果的個案。在香港文匯報昨日下午四時多查詢後,特區政府於昨晚7時51分正式宣布簡化流程,但檢測業認為疊床架屋的覆核流程仍存在「樽頸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鰂魚涌、旺角及沙田的檢測中心,發現春節前的大排長龍情況有所改善,但檢測結果滯後問題惡化,甚至有檢測中心貼出告示指檢測結果需時7天至10天。記者向其中一間檢測中心職員查詢,對方答:「自費檢測最快24小時有結果,免費檢測的話,四五日出結果已經算好快,一個禮拜好正常。」

檢測結果滯後,不少市民不斷碰運氣,昨日到鰂魚涌檢測中心的王先生表示:「之前做了檢測,等咗5日都沒結果,返唔到工,聽講有啲人7、8日出結果,有啲要個幾禮拜,咁我惟有去多啲檢測站博一博運氣,睇吓會唔會有啲承辦商做得快,否則繼續無報告,真係要被老闆扣我薪假。」

檢測者照常外出 等十天始知初陽

有打工仔因為檢測滯後無工開,更有隱形患者因遲遲未獲通知,如常外出活動感染身邊人。劉生一家五口於十天前接受病毒檢測,但一直未獲通知結果,至昨日其中一名成員才收到初陽通知。劉生說:「暈咗咁滯,只有我老婆收到初確通知,這十天我哋如常工作、外出食飯,喺屋企又無特別防疫,全家近日已有病徵,如果早啲收到通知,起碼無咁多人中招。」

苦候樣本樽結果 快測者等到無病

更誇張的是,自我快測陽性、並居家治療痊癒的新冠患者Winnie,於本月13日及18日已兩次提交樣本樽,近日快測呈陰性,症狀也完全消失,但仍未收到衞生防護中心任何檢測結果。「12天了,我已經將近康復,政府仍未給我一個結果,如果最終都未能得到一個確診的證明,加上我等唔到入院已好返,即係連醫生紙都無,點請病假?唔通拎刊登我個案的報紙去同公司請假?」

目前香港有多間檢測承辦商投入服務,加上馬鞍山體育館加開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以及九龍公園體育館加開金域的「獵鷹號實驗室」,檢測量已提升至每日數十萬個樣本,顯然並非檢測的問題。有承辦商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目前的檢測能力已大為改善,不少樣本翌日已有結果,但由於承辦商未掌握檢測市民的身份、電話、聯絡資料等,故必須由衞生署統一向市民發放檢測結果,「陰性樣本,如果係自費的服務由承辦商自行通知結果,免費的則由衞生署通知,陽性的話,更要衞生署覆核結果,再核實市民個人資料,重重關卡,所以佢哋積壓咗好多個案未通知。」

香港文匯報於昨日下午四時多就此向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查詢。晚上7時51分,特區政府宣布,檢測營辦商進行的樣本檢測若呈現初步陽性,即日起免除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覆檢程序,現時已由檢測營辦商檢測為初步陽性的個案會立即獲後續跟進,而日後檢測營辦商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將被直接視為確診。

但承辦商認為,新流程仍存在「樽頸位」:由於香港陽性比率高,反而增加混合檢測的工序。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招彥燾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一批混合檢測的樣本若呈陽性,就要將該批樣本逐個單獨檢測找出陽性樣本,再交給衞生署覆核後才能通知患者。」而免費檢測較自費檢測時間較長也有其原因,「自費檢測的,由於市民已將個人資料提供給檢測公司,因此陰性報告在24小時至48小時便能發放,而免費檢測的陰性結果則要交予衞生防護中心核對個人資料後統一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