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委會研究發現「冷凍溶脂」不能有效減重。 消委會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愛美是人的天性,不少「貪靚一族」大灑金錢接受纖體或塑身療程,「冷凍溶脂」更成為新興的瘦身服務。消委會的研究卻發現,「冷凍溶脂」只能用以局部減脂而不能有效減重,且不適合癡肥等人士;部分美容院缺乏量化的成效評估數據,甚至僅稱客人「自己會感覺得到效果」。消委會同時批評市面上一些醫療中心或美容院窺準消費者缺乏對疣患的認識,誇大誤導其嚴重性,繼而誘使消費者購買逾萬元的療程,但最終治療效果欠理想。

消委會派員到訪7間提供「冷凍溶脂」療程的美容院和診所,發現收費介乎4,900元至47,880元不等,相差近8.8倍。部分美容院標榜「1次程序可減約27%脂肪」或「減少治療部位的脂肪達27%」,卻同時以較細小的字體說明所指的是「減少脂肪細胞」,而非整體脂肪量。

該會去年接獲8宗相關投訴,有投訴人在一間美容院以11.8萬元購買27次針對腹部和腿部的「冷凍溶脂」服務,完成23次後認為大腿未見消脂效果。過去亦曾有大學生透支7萬元「卡數」,以購買多次「冷凍溶脂」療程卻無任何效果,這兩名投訴人最終要求退款不果。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出,該8宗投訴當中,最嚴重是當中3名消費者有被灼傷、麻痹及刺痛情況。

消委會亦批評,市面上一些醫療中心或美容院誇大疣患的嚴重性,誘使市民購買逾萬元的療程。

有投訴人於C公司做美容按摩時,獲美容師告之面上有「粒粒」,聲稱嚴重者會導致脫髮,若不處理會愈生愈多疣,甚至傳染他人,成功游說投訴人購買價值7.2萬元的療程。

投訴人其後從皮膚科醫生朋友中得知,所謂的「粒粒」是疣,是由病毒引起,脫疣不能消除體內病毒。投訴人質疑C公司誤導,加上進行首兩次療程後面上留有黑色疤印,不敢再繼續療程,遂聯絡消委會要求C公司退款,經調停後,投訴人最後接納將療程轉換成其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