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鍾健文)疫情困擾香港已兩年多,各大學在最新知識轉移年報中,均記錄了多項相關的知識轉移抗疫項目。例如中大在報告中展示,該校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及其團隊研究發現,不健康的腸道微生態與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和後遺症的風險有密切關係,不僅會削弱接種疫苗後產生抗體的能力,並有引致炎症及增加副作用的風險,而有四成香港市民的腸道微生態不健康已達至中等至嚴重程度。根據中大醫學院早前介紹,團隊對此研發出「微生態免疫力配方」,可抑制接種疫苗後發炎指數達八成,同時增加製造抗體的細胞水平近五成,有望作為疫苗以外可行且有效的附加產品,提升公眾的免疫力。
科大助生設初創企研外賣餐具
另外,對應因疫情影響,外賣餐飲數量大幅上升所造成的嚴重塑膠污染,科大的報告提到,該校兩名本科生發明了由全麥麵粉製成的全素、生物可降解及可食用的餐具,作為一次性塑膠餐具的替用品。
二人於校方支持下成立初創公司,逐漸將可食用餐具的使用從學生宿舍推廣至大學餐廳,團隊正持續發展相關產品以達至在本港可以有更廣泛的接受和使用,期望可以幫助市民在抗疫的同時,也可減少資源浪費及對環境造成污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