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第五波新冠疫情在農曆新年後轉趨嚴重,最近已達每日過千宗確診個案,甚至屢創新高,據星期日政府疫情記者會公布,截至本月12日,本地已錄得約8,300宗本地確診個案。

確診數字日增,陽性個案逾千,香港目前的醫療體系已漸不勝負荷,甚至開始影響日常醫療運作,因此尋求國家的支援,已經刻不容緩。文公子樂見政府終於肯面對現實,上星期派出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向國家開聲求援,而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亦有非常正面的回應;相信以國家所提供的抗疫防疫經驗、人力、技術及設備,可助香港更易渡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

對於危機管理而言,發生危機後,有不少因素非自己所能控制,但大家都應該先做好自己能夠處理的部分,例如配合政府的檢測措施;自律地不參與聚會、不到人群聚集場所、盡量安排在家工作以減少受感染機會等。當然,如果的確需要外出者,就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安裝及掃描「安心出行」等預防性工作,而無論是留家還是外出工作,重中之重的自我防護措施,就是接種疫苗。

事實證明,打疫苗仍有機會受到病毒感染,在政府公布的8,300宗本地確診個案中,有55%屬於已接種過兩針疫苗者;雖然如此,已打疫苗者陷於重症的機會卻可大為減少。此舉既可保障自己,亦可有助減低醫療系統的負擔,完全是負責任的態度。然而,就算上年商界舉辦了一連串催谷疫苗接種的推廣,包括送出市區住宅抽獎,本地的接種比例依然未如理想。

有見疫情日重,政府公布將推行配合「安心出行」的「疫苗護照」政策。於本月24日起,所有12歲或以上市民,必須接種第一劑疫苗,才可以進入商場、超市、街市、髮型屋等指定場所。因此,近日終於見到更多市民肯主動安排接種疫苗,包括接種率偏低的年老年齡層。

政府借疫情推動接種疫苗,再配合收緊進入場所的政策,已經證明比只用推廣鼓勵市民接種有效;然而,亦可說是來得太遲。對抗疫情,其實是一場戰爭,實應決斷,分秒必爭。全民強檢和接種,本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政府卻一直左瞻右顧,連「安心出行」也因擔心私隱問題而不設追蹤功能,可說已失了先機。今次以政策先行,雖然輿論不無反彈,但事實上大部分市民都願意配合,可見政府施政也應軟硬兼施。

對於市民,疫症當前,做好自己,才是消災避疫的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