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有時因為排隊的人太多,出現了人龍盤曲迴旋的情況,廣東人會叫這個現象做「打蛇餅」。為何會這樣來形容呢?蛇在靜止時,多會將身體盤曲迴旋,看似一個圓形的餅,因而得此頗形象化的叫法。

廣東人會用「墟冚」來形容超多人的場合,場面還可能有點混亂。「墟」係舊時鄉村的市集;有所謂「墟期」,一般一個月一兩次,民眾「趁墟」去入貨,販子就「趁墟」去出貨;場面有多熱鬧或混亂,可想而知。「冚」係一個「借字」,「本字」係「陷」,指塌陷,引申人馬沓雜。廣東人就此創作了「墟冚」一詞以表人山人海或一些大場面。

 古時打仗,統帥會先行排兵布陣;如遇上強橫對手,就有需要排出一個強陣,這樣的陣勢稱之為「大陣仗」。「大陣仗」後來引申大場面,除了牽涉眾多人馬,情勢已達嚴峻程度。

香港近日來到第五波新冠疫情,嚴峻程度遠超於頭四波。各區的檢測站門外每天都擠滿了人群,「打蛇餅」的「墟冚」情況由早到晚。據聞特區政府在防疫不勝負荷下已接觸中央,要求作出相應的支援,以濟燃眉之急。由於歷來港府一干內務都是自行解決,今番決定不可謂不「大陣仗」。

假若今天你得悉來訪拜年的親友中先後確診「變種新冠肺炎」(Omicron),筆者相信你和家人或會因懼怕也染上而反應如下:

震過貓王

這個講法的形成說來有段古。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搖滾樂」(Rock and Roll)風席捲全球,當中的表表者要算人稱「貓王」的「搖滾樂之王」皮禮士利 (Elvis Presley)了。「貓王」這個代號據說是源於美國南方歌迷為他取的暱稱——The Hillbilly Cat,意為「來自南方的小貓」。

傳統上,「搖滾樂」是以擴音機把電吉他的聲響放大,教人感受到音樂的「震盪」;加上「貓王」彈奏和演唱時身體不停作多角度扭動,以及時而雙腳「抖動」的舞姿;被喻為「搖滾樂之王」的他絕對可稱得上「震中之王」。這個稱號中的「震」本指震動,創意無限的香港人遂把此義轉折成「震驚」;所以如果說某人「震過貓王」,亦即比「貓王」更「震」,就是指他正處於一個非常震驚的狀態。從另一個角度,由於人在「震驚」時身體會不期然地抖震,所以廣東人就有所謂「驚到震」的講法。「貓王」的出現令人們創作了一句「震過貓王」,意思是如果有「震」得比「貓王」厲害,他就是相當的「震」;而這個「震」就是指「驚到震」的「震」,那「震過貓王」就有極度震驚的意思。

有關震驚的描述,廣東人有以下一句:

有得震冇得瞓

某人即將或預視大有可能面對一些不妙的狀況一般都會感到害怕甚或震驚;就在此心緒不靈的狀態下,那可安然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