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防控面臨嚴峻挑戰。2月10日,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就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答記者問。發言人表示,已多次向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官員轉達了中央對香港疫情的關切和對香港同胞的慰問,並表示內地將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果斷採取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據悉,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2月11日率領香港特區代表團赴深圳,出席將於12日舉行的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

圍繞當下疫情,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羅代姣2月11日下午獨家專訪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

盧寵茂認為,香港疫情現在是暫時失控,但是不希望大家太悲觀,相信以香港人的毅力以及國家的支持,香港能夠控制疫情。他同時強調,前提是香港絕對不能學歐美的「與病毒共存」「躺平」政策。

「那些提出『與病毒共存』的,其實是與病毒共到黃泉,病毒是不會跟你共存的,它只會帶你到黃泉。所謂的『與病毒共存』,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說法。」

盧寵茂續指奧密克戎絕對不是「大號流感」,其傳播力不容忽視。

盧寵茂續指奧密克戎絕對不是「大號流感」,其傳播力不容忽視。(資料圖片)

「美國一天幾十萬的感染,現在大部分都是奧密克戎,他們每天死亡的有兩三千人,假如用他們的人口對比香港,那香港每天會有40到50人因為奧密克戎死亡的。這個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我也絕對不願意。所謂共存是一個放棄治療,只是一個投降,向病毒投降,我覺得我作為一個醫務人員,我看到病人有病,我的責任就是把他治好。」

香港抗疫面臨的困難很多,盧寵茂認為,無論是封控、核酸檢測,或是隔離治療都還有改進空間。他說:「最重要的是先把已經確診的病人管理好,進行隔離。」

圖為市民排隊接受核酸檢測。(中新社資料圖片)

兩年多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直在抗疫最前線,盧寵茂也因抗疫貢獻獲評2020年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他與記者分享道「在深圳確實學到很多」。他認為,在防控疫情方面,跨境醫療服務非常重要,深港未來要更好地做好跨境醫療合作。

以下為專訪實錄。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盧教授您好,目前香港疫情的形勢是非常嚴峻,有專家分析月底的時候可能日增確診破萬,市民也普遍非常擔心確診數字會呈指數級上升,您是怎麼看的?您認為香港疫情失控了嗎?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我是覺得疫情現在是暫時失控,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太悲觀,疫情確實是不容易應付,但是要是我們同心合力,我相信我們可以再把疫情控制住,我們絕對不能放棄。

關於這個數字會不會到1萬,其實你從歐美國家的數字來講,以美國的人口、以英國的人口去做一個比例,美國每天都有幾十萬,有的時候50萬,他們的人口是香港的50倍。其實香港要是真的跟他們一樣防疫,香港到1萬是絕對有可能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說我們不能放棄,不能以歐美作為樣本,其實他們是最壞的一個樣本,就是他們不管人民的健康,只是以經濟去考慮,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所以要是我們跟歐美這種「與病毒共存」的「躺平」這種政策,我們每天1萬是絕對有可能的,但是我相信香港不會讓這個情況發生,我相信國家也不會讓這個情況發生,而且香港人還是非常合作的。雖然現在有一點的失控,但是香港人還是很守規矩,大家都戴口罩,而且你看到很多人等3個小時、4個小時也堅持去做檢測,所以我相信以香港人的這種毅力,以我們國家的支持,我相信疫情的失控只是暫時的,我是有信心的。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一系列嚴格措施,但是現在確診者已遍布全港各區,挑戰非常大,能夠實現抗疫目標嗎?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這個世界有例子給我們看,歐美的「與病毒共存」的「躺平」這種政策,是不管他們人民的健康的,香港絕對不能跟他們走。

其實我們國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武漢大家記得嗎?兩年前,當時大家對這個新冠一點也不知道,當時在武漢出現疫情的時候,確實是非常艱難的。但是我們國家能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持,76天就從封城到開放,也真的最終做到清零。

過去的兩年,國家有不同的地方都有零星的疫情出現,主要都是輸入的個案。

所以我絕對相信香港也可以,只要我們有這個決心,香港特區政府在推行方面可能力量有點不夠,能讓國家多點支持,廣東省、深圳市給香港一點支持,香港居民是非常願意配合的,香港的市民對疫情的防控還是很守規矩的,我相信我們絕對可以做到清零。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國務院港澳辦10日表示,中央將會繼續全力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您認為現在香港最需要內地給予哪方面的幫助?香港目前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有什麼是能向內地學習的呢?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香港確實抗疫比較困難,一個是香港比較國際化的、開放程度比較高的,那麼它在外防輸入的壓力確實是比較大的。另外一方面香港人口的密度也比較高,所以在社區裏面傳播率比較高,那麼在內防擴散方面也是比較難的。所以這個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加大力度,而且要更精準。關於精準的防控,還是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這個是所有疫情都是不變的。

香港其實在每一個方面都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特別是我自己在深圳過去兩年,看到的深圳以及全國怎麼做到精準防控。那麼很多方面其實香港都要改善,特別是第五波疫情來了,我們就看到很多的漏洞。大家都知道第五波疫情其實就是因為一些航空公司的人員,他們沒有守好規矩,這個也是政府方面有一定的責任,一定要改善這種對外來人士的防控,要真的是閉環管理,絕對不能把疫情放到社區裏面。

另外一方面,在內防擴散上,其實香港這個疫情也反映了有些準備是沒有做足夠的。當然第一個就是在流行病學的調查方面確實是比較慢,沒有好好地把那些密接者、次密接者盡快找出來。

第二是在核酸檢測方面,看到很多的核酸檢測排很長的時間,其實也是不理想的,核酸檢測的時間也是比較慢。有些我知道的例子,我有的香港朋友,他們做了核酸之後兩天也還沒出結果,這個確實在內地、在深圳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我們醫院有些標準,一般核酸篩查24小時一定要出結果,基本上12小時就已經出了。一些比較緊急的,比方說是跨境貨車司機,又或者是發熱門診的,我們的標準是6個小時一定要出結果。超級緊急的,急診住院的,我們要兩個小時內出結果。這些標準我覺得在疫情裏面必須要真正做到。

還有最近也看到了有些確診的病人,香港也沒有辦法把他們運送到有醫療的設備的地方,做到隔離,要他們在家裏面去隔離,我不能單說是不理想,我應該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早發現、早隔離,你發現了又不隔離,你去做檢測,這有什麼意義呢?你檢測之後沒有把他們隔離起來,沒有提供隔離設備,其實對於病人的家屬,跟他的大廈社區,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這一點絕對是香港政府,我們大家都要共同去解決的。

我今天剛剛聽到了,就是國家會給香港提供支持,建一些方艙醫院,這個絕對是必須的。其實應該是疫情沒有開始就應該要準備好了,但是現在也不遲,我們盡快落實,大家也希望國家可以給予香港更多的支持。

那麼總體來講,在疫情的防控裏面,我是真的覺得香港有很多必須要改善的地方,才能讓我們跟整個內地的疫情防控做到同一個標準。我們通關,跟內地接軌了,其實對香港的經濟民生是最重要的一環。

我相信,不管是香港居民的經濟活動,也更重要的是香港居民的民生活動,我們每天的生活,其實跟內地的關係比國際的關係要密切很多。

其實有一個例子,香港最近有些醫院也暴發了。提到香港的疫情防控有什麼可以跟國家學習,跟深圳學習。因為我在港大深圳醫院,看到深圳在疫情防控裏面,醫院制定的標準是非常高的,因為這是一場戰爭,那麼醫院醫務人員其實就是在整個戰爭裏面,一個首要的、面對疫情的前線的人員,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醫療設備,不讓他們垮掉。

那麼我就看到在醫院的疫情防控裏面,有很多香港可以向深圳、向內地學習的。一個是發熱門診,在內地所有的大規模的醫院都有專門的一個發熱門診,這個是國家衞健委定的一個標準。國家衞健委已經有一個要求,大型醫院要把發熱門診的規模擴大,準備好應付新冠疫情,內地的發熱門診都是有專門的一個入口,裏面所有的管控都是非常嚴格的,對預防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這個就不會出現現在香港有一些陽性的病人跑到急診室裏,這個是非常大的風險,發熱門診的設立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醫院的門口都有預檢、分診,分診「四查一問」就是查口罩、體溫、健康碼、健康申報,也問旅遊史,這些對於保護醫院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員工也是定期去做核酸檢測,所有院內員工包括了外派的第三方人員,也是每周最少一次的核酸檢測。我們所有的員工也做健康申報。

我比較了港大深圳醫院跟香港的瑪麗醫院,確實在這個方面,雖然我是在瑪麗醫院出身的,我也是一直在瑪麗醫院服務,我也帶了很多瑪麗醫院優良的一些管理制度到我們深圳醫院,但是我覺得深港兩方面互鑒互動互學其實是應該的。深港是兩個兄弟,兄弟都是應該互相的學習。那麼深圳好的東西,我希望能帶回香港,希望香港醫管局在這個方面可以保護好我們的醫務人員,也保護好我們在医院裏面的病人。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盧院長,您剛剛已經講得非常全面和詳細了。還想請問一下您對香港現在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檢測,這種強檢圍封是怎麼看?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我也是覺得有點不到位。香港的強檢圍封只是一次性的,一個晚上做一次就完了。最近有些疫情情況比較嚴重的,有一個區的大廈,一天查了二十幾個出來,然後又延長了一天,最終查了七十幾個,然後就停了。我覺得這個也是在對密接的檢查是做得不到位的。

因為那些密接不可能是一天就能把所有都查出來的。我也從深圳學到一些小區的管理,有一個特點,就是那些小區管理其實不單只是有醫療資源,當然需要醫務人員去做採樣,像在深圳所有的公立醫院都派員出去,我們醫院也經常派80個、100個醫務人員去支援那些小區的核酸檢測。

但是更重要一點就是在小區管理裏面,我學到了整個社會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深圳我見到了抗疫不單只是醫務人員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一些小區有很多志願的人員負責做管控登記,還有給受封管的居民提供資源,好像送飯菜、送生活的必需品。我知道有些是共產黨員,是黨支部提供的。我真的感受到了,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制度,也是顯示國家在這個方面的優勢,能動員社會的力量,有那麼多的志願人員願意在整個疫情防控裏面提供工作,確實也是我們國家在新冠疫情的防控裏面能打勝戰、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例子,其中一個非常有利的原因。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這個月24日起疫苗通行證就要實行,香港現在催打疫苗能不能起到緩解疫情的作用?目前第一針接種率是八成,要打到多少是理想狀態?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其實疫苗是有幫助的,可以減輕病情,降低需要住院、進ICU、死亡的風險。

但是我們要明白,現在疫苗對新冠來講,對奧密克戎也好,還不是唯一能解決的方法。當然對於打疫苗,你問我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當然越多越好,就好像考試,我跟我兒子說,你想考多少分,我當然希望100分,但是最終全部接種是不可能的。

然後我們也要明白,很多其他國家的例子告訴我們,單靠疫苗去對抗新冠,然後採取一種開放「躺平」的所謂「與病毒共存」的方法,其實也是不可能的。我覺得這個是一個謊言,這個是歐美國家他們自己沒有能力去控制,沒有能力去保護他們的人民,他們就說我們打疫苗就行了,又或者說什麼「群體免疫」。現在都看到了,比方說以色列,他們打疫苗是全世界最高的,很快差不多90%多都打了第三針,他們還是暴發。新加坡也是打疫苗差不多90%了,他們也暴發。新加坡的人口比香港少,只有500萬左右,香港是750萬。但是新加坡現在每天都超過1萬個新冠病人,而且還有死亡的案例,每天都有幾個死亡,我相信香港人絕對不希望這種情況在香港出現。

大家要記着現在歐美這種「躺平」,單靠疫苗,單靠「與病毒共存」「群體免疫」,所有人感染就沒事了,這個是假的。到現在為止,儘管是奧密克戎,它還是有嚴重的個案,還是會致命的,而且這種大規模的感染儘管致命性不高,但還是會病的。歐美國家很多醫療機構都是因為醫務人員感染之後,要請病假,很多的醫療服務都要受影響。

我想我們計算新冠疫情引起的死亡,其實不能單看那些感染了新冠死亡的,還要考慮很多沒有感染新冠,但是因為新冠影響了整個醫院的運作,令很多癌症的病人、心臟病的病人、中風的病人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很多的死亡是沒有計算在裏面,所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我覺得香港必須要跟着國家去走,這個不應該講「兩制」的,我們強調的是「一國」。而且到最後,我們考慮大灣區的醫療發展,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其實醫療方面、衞生方面,其實必須得同質化、一體化。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您剛剛說絕對不能「躺平」,但是最近香港社會上有聲音,說是奧密克戎的症狀是非常輕的,只不過是大號流感,您怎麼看這個說法?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奧密克戎絕對不是流感那麼簡單。到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了,美國一天幾十萬的感染,現在大部分都是奧密克戎,他們每天死亡的有兩三千人,用他們的人口對比香港,那香港每天有40到50人因為奧密克戎死亡的。那麼你比較一下2019年新冠還沒有出現的時候,當時香港因為流感死亡的只是356人,就是說每天一個人。當然我也同意流感也有人死亡,但是死亡的數字是比奧密克戎要低很多的,2019年最多的時候平均一天死亡一人。但是你看現在奧密克戎,要是用歐美「躺平」的政策,我不是說新冠剛開始的時候,而是說現在奧密克戎,可能香港一天就有40到50人死亡,這個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我也絕對不願意。我要在這裏對那些提出「與病毒共存」的說,其實是與病毒共到黃泉。病毒是不會跟你共存的,它只會帶你到黃泉。

所謂的「與病毒共存」,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說法。暫時來講新冠包括奧密克戎,還是我們沒辦法跟它共存,所謂共存是一個放棄治療,只是一個投降,向病毒投降,我覺得我作為一個醫務人員,我看到病人有病,我的責任就是把他治好。

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們花很大的精力去做一些事,其實都是想救一個病人,所以我覺得很痛心。這樣的疫情在美國一天幾千人死,還說「與病毒共存」,我絕對不願意見到有一天香港每天有幾十人因為新冠死亡,這個絕對是我作為一個醫生不能接受的,一個也不能少。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抗疫兩年來深圳港大醫院和您都一直是在抗疫的最前線。您還曾經獲評「2020年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進個人,您覺得對於內地的疫情防控,有怎樣的切身體會呢?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在疫情防控裏面,我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只是盡了我們自己的力量,特別是在深港的跨境疫情防控裏面,我們醫院在兩年前,2020年1月10日接診武漢以外的第一個新冠病人,當時病人來到我們醫院,很幸運我們還是把疫情管控好了,雖然最終還是確診了,但我們也沒有任何感染。

那麼在過去兩年,我確實可以很驕傲地跟大家分享,我在深圳確實學到很多,我看到怎麼樣從2020年的春節期間,1月底2月初,從武漢疫情的暴發,從什麼也不知道不了解到精準的疫情防控,武漢76天把疫情控制好。

我們香港的同事也確實有在跨境的疫情防控盡了我們的力量。第一個就是發現第一個病例,也利用大家兩方面的合作,把我們港大醫院做好了。我們當時也曾經希望去武漢去支援,我們過去兩年也在深圳灣口岸提供跨境貨車司機核酸檢測,每天有差不多5000名香港的司機需要核酸檢測,這個是保障香港的物質供應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要堅持6個小時出結果。在深圳灣關口,建立一個採樣點跟方艙的實驗室,盡快做到核酸檢測,我們也為港澳台跟外籍人士打疫苗,我們是深圳最大的疫苗接種點,到現在已經有超過5萬的港澳台跟外籍人士在我們醫院打新冠疫苗。

還有在疫情裏面,其實很多香港的跨境居民住在廣東的,沒辦法回香港去看醫生複診。所以從2020年的11月份開始,香港特區政府也委託我們在疫情情況下,讓那些在廣東省的、沒辦法回到醫管局複診的病人到我們醫院複診。病人來到我們醫院,只需要提供他複診的資料,我們就可以看病,然後我們跟特區政府直接的對賬,這個病人就不用付錢,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

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35000名病人享受了這個服務,在疫情裏面,跨境醫療服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第一次那些香港病人的電子病歷能發送到我們醫院,讓我們在提供複診的服務時,保障質量安全,這些都是在疫情裏面,我們看到深港合作的非常重要的改進。我們希望通過我們醫院做一個平台,能更好地做好跨境醫療的合作,特別是大灣區的發展,這個是國家的策略,醫療的跨境銜接,做到同質化、一體化其實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我們在這個方面可以做得更多。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羅代姣:盧教授,最後一個問題,我們還是想回到香港疫情上來,還想請問一下您覺得香港特區政府現在最應該出台的是怎樣的措施?是建方艙醫院來分流病人嗎?還是提高檢測量?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盧寵茂:其實幾個方面可以同步做的,不應該說只能做一點。但是你要是問我現在最重要是什麼,我還是覺得要先把那些感染了已經確診的病人,把他管理好,把他隔離。要建立一些方艙醫院,讓那些已經在社區裏面感染的病人帶離,要不然他們會把整個家庭、整個社區也感染的。

但是我覺得香港特區政府不應該單做一件事,應該全方位,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治,所有的各方面其實都要做到。也包括增加核酸檢測量,不單是實驗室,其實實驗室方面可以考慮在內地做的那種5個、10個樣本做一管合管混管做,就可以減輕實驗室的壓力。

但是更重要是在採樣方面,過去香港有些採樣,確實沒有做好。有很多把責任交給這個病人,其實這種讓病人進行採樣,我一直也是不贊成的,其實就是把一個專業的事情交給病人。不單只是採樣的過程,它應該要標準的,更重要的是運送標本的過程,它有可能引起污染。因為病人家人他自己是不懂得怎麼去處理的。我覺得這個專業的事要專業人員做,我相信其實香港特區政府要是動員一下,很多醫務人員是願意加入到抗疫的。

(來源:直新聞)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