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合理選擇適當的健康食材,提升自身正氣,採取健康生活方式,是抵抗疫病的關鍵。
◆余韻律中醫師
◆戴口罩及勤洗手,依然是防疫最重要一環。

新一波疫情肆虐,相信不少市民都已經注射新冠疫苗,雖然亦有一些個案顯示,注射疫苗後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就可以大大降低發生重症的機會。所以,注射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疫方法。不過,在注射疫苗的基礎上,到底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增強體質,進一步減少感染新冠病毒或患上重症的機會呢﹖針對疫病,中醫着重扶正祛邪的方法,通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來抵抗外邪入侵,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合理選擇適當的健康食材,提升自身正氣,採取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抵抗疫病的關鍵。◆文︰香港中醫學會 余韻律註冊中醫 圖︰余韻律、資料圖片

保健食材

五指毛桃:又稱五爪龍、五指牛奶,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根,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其特點是補而不燥,於是常被廣東人視作北耆的代用品,因此五指毛桃亦有「南耆」的別稱。

除了藥用,由於五指毛桃具有一股有如椰子的清香,而且水煎液呈奶白色,不但煲湯時可增加湯水的風味,亦可令湯水的顏色看起來更濃厚足料,所以它亦經常被用作保健食材。

一般用量為成人每日30克,可與瘦肉、淮山、枸杞子等食材一同煲湯,口味更佳,但煎煮時間稍為要長一些,大約煲2小時以上為佳。

薏米: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濕,舒筋除痹,並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生薏米、熟薏米和蒸薏米,坊間常以生薏米和熟薏米作食物或藥材使用,蒸薏米則較少見。生薏米在利水方便效力較強,適用於水濕內停、水腫、便溏等情況;生薏米經炮製後就成為熟薏米,其利水的作用減弱,但健脾作用有所增強,適用於脾胃虛弱、肢體困倦的情況。

如作日常食療,坊間習慣生熟薏米以1:1的比例混合,以取其健脾利水的作用。

一般用量為成人每日15-30克,洗淨後,浸泡1-2小時,之後煎煮1小時以上,可按照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但需要注意,孕婦和長期便秘人士不宜服用薏米,如有疑問應諮詢中醫師意見。

淮山:為薯蕷科植物山藥的塊根,味甘性平,具有補脾養肺,益腎固精的功效。傳統上認為淮山能通補氣、陰、脾、肺、腎,因為是藥食同源的代表,常用於脾胃虛弱、洩瀉、食少、浮腫、消渴等。

現代研究亦認為,淮山具有調節免疫力和促進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是一個良好的主食材料。

乾品的用量為成人每日15-30克,鮮品用量可增加至60-100克,一般認為是安全的。

穴位保健

暖臍法:用暖水袋灌注大約40至45度的暖水,置放肚臍上(神闕穴),由於肚臍附近血管豐富,溫暖的感覺很快就會擴散至小腹和胃脘。而溫熱刺激神闕穴本身具有調理腸胃,強壯身體的功效,是簡單方便的日常保健的方法。對於平素手腳冰冷、腸胃欠佳的人尤為適宜。

按摩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方大約四橫指處,是保健要穴,用拇指在穴位上迴旋按壓,以有痠脹感為度,按壓三十次為一組,左右交替或雙手同時進行,每天可重複三至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