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副校長周偉立指,新課程將會着重真實場景學習,以解決問題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準備好應對未來挑戰的技能。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鍾健文)香港浸會大學將於2022/23學年推出4個跨學科學士課程,分別是文理及科技學士、工商管理文學士(全球娛樂)、藝術及科技文理學士,以及創新醫療及社會健康社會科學學士/理學士。浸大副校長周偉立指出,世界未來的挑戰不能單靠科技而必須融合人文學科來解決問題,新課程將會着重真實場景學習,以解決問題為本的學習方法,透過真實議題的應用,使學生準備好應對未來挑戰的技能;協理副校長張國威則表示,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故有9個學分的相關必修課,將通過體驗式學習和加強跨學科的對話與合作,訓練學生「找準問題」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文理及科技學士課程主任張寄冀笑指,該科是「最有趣也是最冒險和最令人興奮的一科」,因為課程提倡「個人化學習」,容許學生因應科目興趣和關注的複雜社會議題,設計自己的學習途徑及修讀相關學科,透過課堂、指導研究、實習、交流等活動學習知識和技能,將於畢業年在企業或社區初步實踐所提出的創新解決方案,並作影響力及成效分析以評估方案的可持續性。

隨着本港追星文化再度熱熾,工商管理文學士(全球娛樂)課程主任何詠茵表示,該科是專門為有志從事電影、音樂和表演等娛樂行業發展的學生而設,他們將學習一系列包括娛樂法例、藝人管理、大數據分析及場地營運和活動管理等理論和科目,以及與專業人士合作完成項目,並將在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海外進行多次學習體驗。

學生可結合藝術與AI創作

「將藝術創作融合科技,將產生很多以往無法想像的可能。」藝術及科技文理學士課程主任伍韶勁介紹,該科旨在培養通曉藝術文化,同時能掌握科技的專才,例如學生可透過藝術和人工智能的結合進行創作,並將與相關專家進行跨學科合作製作大型項目,例如演唱會和展覽。

至於創新醫療及社會健康社會科學學士/理學士課程主任黃雅君指,學生將會具備科技創新的能力應用在醫療和健康領域,例如推動健康規劃及智能醫療,以改善巿民的健康。